“兒時景芝酒名揚,長輩貪杯我聞香。佳釀聲高人已老,沾唇不禁念故鄉”,臧克家一首樸實的七言詩,道出了對家鄉景芝美酒的無限懷念。酒游,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不會刻意的去安排下一次的旅行,所以才會在旅途中遇到那么多的驚喜和意外。當它們發生,對酒游記而言,都是值得記錄和難忘的一部分。這一次,遇見景芝。
對于景芝,熟悉且陌生。因為那首家喻戶曉的詩,也因為那里所創立的芝麻香型白酒,讓我雖從未走進卻早已心生向往。到底是什么樣的地方,孕育了“華夏酒祖、中國高粱酒鼻祖、中國芝麻香鼻祖”三大酒祖,到底是怎樣一片土地能夠被稱為中華酒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景芝,這樣一款從名稱上便足以流露三分歷史的美酒,一定有著意義非凡的歷史文化,也一定尊處在神秘獨特的地理環境。這里有太多太多讓我急于探尋的神秘,也有太多讓我必須動身前往的理由。所以,在2017年的盛夏,酒游記再次啟程,前往這座魯酒古鎮探尋景芝。
第1站
老廠區:再現千年景芝
景芝鎮有著數千年的釀酒文化,更是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釀酒傳人。這里的人們祖祖輩輩依靠著釀酒而生存,景芝鎮的全部意識形態也因釀酒而形成。
未到景芝酒業之前,便喜歡上這個細致干凈的小鎮,或許這里氤氳著釀酒古鎮的氣息,亦或者是這里樸實的人們從內而外對于酒的虔誠,小鎮的一切都讓我們很輕易的發現他們對于釀酒絕不將就的態度。是的,這里已經給了我一種解釋和答案,讓我堅定著相信著這里一定有一個地方,一種力量,能夠讓我清晰的看到這個千年古鎮的歷史痕跡。是的,這個地方就是景芝酒廠,這種力量就在景芝酒業。
驅車前往景芝酒業的過程中,我一路在想象著這個有著千年釀酒歷史的地方會以什么樣的形態來展現這里深厚濃郁的歷史文化,直到真正的抵達、參觀,才發現中華幾千年的酒文化都在這里有跡可循。那么直接,也那么鮮明。
高大厚重的紅雕木門,讓你剛剛踏入景芝便能迎面撞上這里無處不在的斑駁歷史。景芝小心翼翼的守護著這里,守護著這個天賦靈韻的無價寶藏,因為這里講述著上千年中華酒文化的點點滴滴。
美酒多產自圣地,景芝鎮就是一塊古老而神秘的風水寶地!渡綎|輕工志》里說:“同樣的工藝,同樣的燒酒班子,離開景芝到別處釀酒,酒味就會大有遜色”。這足以證明釀造早已成為鑲嵌在這座古鎮精神與血液中的基因,不容改變也不容復制。
那是怎樣的一片環境,能夠造就景芝的濃香與具有開創性意義的芝麻香型?從地理環境上講,景芝鎮地處山東半島中部,西邊是丘陵,東邊是山區,中間是肥沃的沼澤平原,黃海與渤海的季風交叉吹過,使這里呈現出典型的半島濕潤性氣候特征,非常有益于釀酒微生物的繁殖,成為提升酒質的天然“屏障”。所以,自古以來,以景芝鎮為中心并衍射周邊縣域的整個魯中腹地就是一個釀酒的集中產業區。
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景芝美酒的天賦神韻,景芝人也自豪著講述著屬于景芝的歷史與文化……
景芝酒業院內有一口歷史悠久的古井,古井旁邊又機緣巧合般生長著一株“年長”的松樹,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相伴相守間,似乎在共同講述著景芝曾經的歲月與歷史。這口古井說來也怪,井水清冽甘芳,當地盛傳“三產靈芝真寶地,松下古井見酒泉”和“景芝水含三分酒” 的說法。據說大旱之年,景芝鎮上其它水井都枯了,只有這眼水井還能噴涌不斷,并且用這眼水井釀制的酒,不僅酒味香醇,而且產量也高。
看完這口古井,那么你一定要品一品這里的景芝美酒,它會讓你如同與老友邂逅,同時又有一種新鮮的驚喜。你會感覺到舌尖掠過時空,酒香有一種歷史感;蛟S,你還會體驗到一股清涼自心田而出,猶如盛夏清泉,讓你對生活和人生有了更多的豁達,因為你遇見了那口古井,那口穿越歷史和歲月依舊挺立的松下古井。有情有義的景芝人,在對這口松下古井的保護之中,未嘗不寄托著對天地日月的崇敬。
“景芝古釀越千年,醉世神工代代傳”。如果說那口松下古井是景芝酒的靈魂,那么產區內保存完整的南校場燒鍋遺址便再現了景芝酒釀造的歷史。
南校場燒鍋遺址,是當年景芝“七十二燒鍋”之一,占地面積400平方米,窖池100余個,有舊時石磨粉碎,人工踏曲,天鍋蒸餾等古法工藝,展示出明清時代景芝釀酒的古韻,是迄今為止國內白酒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釀酒作坊之一。其中,更是完整保存了古時景芝鎮釀制桃花甕酒的陶甕,記載了桃花甕酒的釀制工藝。
遵循時令,與天地同釀是白酒生態發酵的重要特征。古時候,景芝盛行釀酒,酒旗搖曳,作坊林立,釀酒工藝十分獨特。寒冬季節,為保溫保濕,使用半地下窖發酵,至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季節,自然界中的有益微生物萌發,旺盛繁殖,為利用這些發酵微生物,提高釀酒質量,同時也有利于酒醅發酵過程中與外界的熱交換,確保發酵賠溫滿足“前緩、中挺、后緩落”的發酵規律,釀酒師以燒制的陶制大甕作為發酵容器,將酒醅入甕密閉發酵。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到了桃花盛開時節,開甕蒸酒,此時所釀之酒酒香撲鼻,飲之怡人,史稱“桃花甕”酒。
景芝酒傳統釀造技藝和中華酒祖傳說被確立為第一、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被授予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除此之外,廠區內建立的景芝酒業歷史文化長廊與古人雕塑,細膩極致的展現了“古鎮泱泱,齊魯之光。景芝美酒,山高水長”。
穿梭在景芝的老廠區之中,我似乎看到了一段景芝古鎮的釀造歷史,看到了臧克家筆下詩中所描述的那個酒香景芝。
只是,當人類進入到21世紀,當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當信息社會的大時代背景迎面而來,這如詩一般的美酒一定會以更加壯美的篇章展現,接下來的景芝·酒之城,景芝現代生態釀酒產業園,龐然大物一般的齊魯酒地,都是篇章的構成要素。
第2站
酒之城:闡釋美酒的時空穿越
景芝,數千年的釀酒歷史,傳承佳釀,用心翻讀她厚重的歷史,似乎每一頁都在求索與創新,塑造與發展的交織輝映中,堅韌前行。沿著廠區保存完好的歷史脈絡,我們來到景芝·酒之城,全景式再看景芝酒的漫長歷史。
企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體現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的一項重要考核標準,景芝酒之城就稱的上是景芝酒業的大師之作,壯觀大氣。
酒之城同樣位于“齊魯酒都”景芝鎮景酒大道中段,是一處文化底蘊深厚,全方位立體化再現中國源遠流長的酒文化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由景芝酒文化展覽中心、包裝物流中心和“酒之城”廣場等組成的漢式城堡風格的特色建筑。此處灰墻巍峨,朱門半啟,威嚴肅穆,令人肅然起敬。“酒之城”三個大字蒼勁有力,由國家大師、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題寫。
走進酒之城,可以看到恢弘的銅壁上鐫刻著釀酒圖案,祥云繚繞,人物栩栩如生,巨細非遺。步入景芝酒文化展覽中心,處處是風景,處處也是不為人知的酒文化。從大汶口文化的古老酒器,到偌大的美酒地圖,再到景酒發源的松下古井……這里的一切都像是穿越了時空,讓人瞬間就置身于酒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