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園區采用中國現代傳統建筑風格的建筑格調,利用現代的建筑材料、工藝及酒廠廠區的功能要求進行整合和雕琢,同時融合“中國酒文化的發展史及內涵”與“代表生態環保的生態主題園”,形成了以景酒千年第一鐘為中軸輻射中心,貫通整個園區的三橫一縱的生態主題園區。園區之中由植物、水系,步行景觀道演化為主體骨架——一個綠色“豐” 字。使之成為完整協調的古建筑風格的內涵豐富,韻味十足。
景芝現代生態釀造產業園的建設,是景芝酒業現代技術革新與釀造工藝的完美嫁接,也是景芝構建陽光釀造體系下的努力與踐行。
對于古人而言,釀造過程神秘且神圣,所以對于釀造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我們或許并不熟知。但是隨著信息時代到來,釀造更多的需要服務于消費者需求,讓消費者真正熟知一款美酒的生命歷程。而景芝的“陽光釀造”工程就是在這一需求之下在景芝產業園破繭而出。消費者可以在“產業園”現場感受到景芝酒的生態釀造,同時也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網站等移動互聯網視頻工具,實時監測景芝真實的白酒釀造生產場景,感受深厚的景酒文化。
難怪有資深釀酒專家在現場感受完景芝的陽光釀造之后不無感慨的說:公開釀造環節,接受全民監督,景芝陽光釀造的體系構筑的是現代白酒企業大氣磅礴的開放精神,是中國產業在互聯網時代一次大義凜然的壯舉。
第4站
齊魯酒地:“百億景芝”的壯哉與壯美
齊魯酒地是這樣一處獨具特色之地:
在歷史文化名酒的發源地景芝鎮,用一座山水環繞的風水寶地,以詩意和美學的創作手法,打造出了一幅生活畫卷和場景,讓酒文化真實立體的再現,讓消費者了解到中國白酒不一樣的內涵和外延。
聽聞“齊魯酒地”之后,一直有一個疑問,這里何以稱作“酒地”?有酒有故事,還是有酒有景有靈魂……直到我站在了齊魯酒地之中,才些許了解了“齊魯酒地”四字的意味。
齊魯酒地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是充分利用了安丘市青龍山原有的破碎山體,因地制宜,著力打造集創新型生態窖藏酒、生態景觀文化旅游、酒文化深度體驗、酒文化演繹、生態休閑養生度假和低碳倉儲物流業為一體的大型酒文化旅游綜合園區,成為名副其實的“齊魯酒地”。
據介紹,齊魯酒地項目從山體生態治理恢復、弘揚中國酒文化與白酒產業升級轉型三大方面入手,以文化為核心、以旅游為載體、為養生為延展,先后完成了酒文化交流中心、酒文化博覽中心、酒洞藏中心、東大門廣場、南大門廣場及園區主道路等項目的主體建設;青龍小鎮、文創中心、自駕車服務中心、游客服務中心、齊魯酒地文化中心、濱河景觀、美酒池、山體綠化等生態景觀的建設,更是將這里定位為中國白酒文化旅游的標志性項目,打造出中國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檔次最高的酒文化創意創業綜合園區。
這里給我的感覺更多的像是把中華5000多年的酒文化,從博物館里搬了出來,吸天地之精華,溯濰水之酒香,傍青山龍穴地,與生活真正完美的融為一體。
齊魯酒地是當代景酒人站在傳承中國酒文化、生態農耕文化、養生文化的高度,以“文化旅游,酒類窖藏,養生度假”為載體,發揮文化、健康產業發展平臺優勢,在文化旅游、酒店運營、私人定制、古陶瓷、教育產業、健康養生和婚慶服務等領域尋求突破和提升,努力建設成為引領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標桿和特色文化旅游的新地標,打造文化健康產業領域的“景芝模式”。
在這里,不難感受到景芝酒業的奮發力,團結力與向心力,承擔著“魯酒夢”產業振興的重擔,景芝在不斷的前行超越。透過齊魯酒地,讓我不禁相信一個“百億景芝”的夢想已在這里孕育,并不斷壯大!
壯哉,景芝,魅力之中,情懷盡顯。
酒游心語
從臧克家的描述中,我接觸到了一個充滿詩性的景芝,但當我真正的試著去深入去接觸她,了解她,很輕易便觸碰到了屬于景芝人的內心世界和釀造情懷。
如果說老廠區讓我感受到了景芝人對于景芝酒守護的“歷史情懷”,那么酒之城、生態釀造產業園、齊魯酒地,絕對讓我深刻領會到現代景芝酒業的大氣磅礴,一種融刻于血液中,叫做“格局”的壯闊情懷。
“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景芝在白酒行業深度轉型的逆勢中傲然崛起,不正是因為在他們的血液里流淌著中國白酒產業無比博大的詩性情懷,骨子里刻畫著“山東精氣神”的壯美篇章。
壯哉景芝,壯美如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