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貨無處不在,假貨防不勝防。在你想不到的地方,假貨都會出現;用你想不到的方式,假貨在肆無忌憚的生產著。
不久前,安徽查獲一批假酒。根據媒體的報道,簡陋的生產車間里到處堆放著空瓶和已加工包裝好的各種假冒品牌白酒,還有用于封口的膠水和簡陋的灌裝設備。制假者主要是通過漏斗將桶裝散酒灌裝到各種回收品牌白酒瓶中,對于瓶口帶有防偽保護的高檔白酒,他們則使用醫用吊瓶進行滴灌,然后就直接封口、包裝。
事實再次告訴我們,制假販假是如此的“高科技”。對于名酒來說,被廣泛采用的防偽方式,防偽標簽、防偽瓶蓋、防偽包裝等都是多么的不堪一擊,一個簡單的“打吊瓶”就將很多號稱的高科技防偽輕松破解。
很多人對網購名酒并不放心,更加相信實體店,但實際上,面對復雜的酒類銷售網絡和渠道代理層次,實體店也無法杜絕假冒,甚至個別成為假冒的“源頭”。于是,很多酒類O2O就遭遇了真品還是假貨的識別尷尬。
正品網運營總監周衛忠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本來我們對實體專賣店是很有信心的,認為在實體專賣店賣的都是真貨,但是,后來我們發現,實體專賣店也并不能完全保證店內所有商品均是直接從廠家進貨的,也會從其他渠道進貨,至于中間進貨的渠道是什么樣的,是不是都是從廠家進的貨,我們不知道,如果實體店名酒被掉了包,我們也是無法監控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首先會找到運營方,雖然我們與眾安保險合作為平臺銷售全程的保障,但是,由運營方來背負所有的責任確實是有些冤枉”。
實際上,之所以假酒屢禁不止,一方面是由于其較高的利潤驅使,而更重要的則是酒類銷售依靠多層分銷機制,一瓶名酒到消費者手中要經過幾道甚至更多中間商的手,其中只要有一個環節失控,就會讓假酒有機可乘。也就是說,無論怎么防偽,只要多層分銷的模式不改變,酒賣得越好,利潤越高,假貨就會越多。
電商天然就是減少渠道層次的,而這正是治理制假售假的關鍵環節。我們反過頭來看酒廠在天貓銷售的運作模式,其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天貓讓廠商自己在平臺上開店售賣,只要控制住源頭的廠商就可以保證是真貨。可惜的是,天貓只做了一半,雖然是廠商在賣,但所有單子都是由平臺受理,消費者無法知道到底是不是廠商在管理,也不知道是不是直接從廠商發的貨,一旦出現糾紛,消費者還是只能找平臺受理,消費者與廠家之間仍然隔著一道墻。
當然,并不只有酒行業遇到這個問題,在假貨的問題上,汽車行業也曾經有過很多困惑,但4S店的模式基本上讓“假冒品牌”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也許你對4S店的服務不滿意,但并不會懷疑車輛真假,因為4S店是直接從廠家進貨,廠家對車輛真偽背書負責。
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找到一種方式,能夠讓廠家自己擔當責任,讓消費者直接與廠商交易和溝通,有問題直接找廠商。這個就像我們去飯店吃飯,在那點菜等待。我們知道飯菜肯定是飯店做的,出現問題飯店對客戶直接負責。即便點外賣,如百度外賣、餓了么等平臺,也是把飯店做的飯菜“直接”送到消費者手里,消費者知道這個飯是哪個飯店做的,中間只有一道送餐環節。
其實,這種由廠家自己負責背書,商品由廠家直達消費者的F2C(Factorytocustomer)模式在其他行業早有先例,宜家、迪卡儂、ZARA、HM等都通過采用這種模式獲得了成功。如果說以前酒行業要做F2C還比較困難,在互聯網+發展如此之快的今天,酒行業已經完全可以通過互聯網做到讓消費者直通酒廠。
值得欣慰的是,中國酒業協會已經做出反應,組織酒廠與第三方互聯網公司共同推出酒廠直通車F2C自營銷平臺,從源頭上保障酒品貨真價實,同時,項目合作方正品網與眾安保險合作全程承保,最大限度保障消費者利益。我們也希望在多個行業獲得成功的F2C模式,能夠在酒行業一如既往發揮它的效能,在整合了酒行業的銷售渠道后,不給造假販假的黑心商販以“打吊瓶”的機會,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困擾中國社會許多年的假酒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