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由中國酒業協會發起、十省市酒業協會參與的中國地域標志酒品研討會在四川成都新食品雜志社多媒體會議室召開。與會各方均表示將全力推進中國地域標志酒品認定工作,幫助各區域中小企業塑造新品牌文化價值,將文化傳播和終端營銷切實結合在一起。
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琦、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副會長陳吉福、北京釀酒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傅長龍、山東白酒協會副會長張輝、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江蘇省酒業協會會長陳國鎖、河北省白酒葡萄酒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呂浩、安徽省酒業協會副會長李文漢、湖北省酒業協會會長喻賦廣、陜西省釀酒工業協會副會長白希智、貴州省釀酒工業協會會長龍超亞、貴州省釀酒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班銘陽、中國酒業協會文化委員會副秘書長王昕樂、北京海納方舟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咸遜、四川壹玖壹玖酒類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敏、新食品雜志社副社長向寧等出席了會議。
地域文化標志將是區域白酒價值至高點
首先王琦就中國地域文化標志酒品的行業背景和價值作了介紹。
他表示:“在此之前,中國酒業協會更多是圍繞名酒企業在做工作,但是在行業深度調整期,三四線品牌的調整、發展和突破同樣至關重要,其未來發展決定著整個行業的利益。由此,中國酒業協會應該在今后的工作中重點關注在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的三四線品牌。從文化的角度出發,為三四線品牌找到一條新出路是非常必要、非常有價值的。而此次中國地域標志酒品認定項目正是一個良好的切入點。”
呂咸遜十分認同王琦的觀點。他表示:“用一個簡單的公式看,性價比(值不值)=(產品化的物質價值+品牌化的情感價值)/購買成本。那么,要提高白酒的性價比,讓消費者感覺更值,不外乎三條路徑:提高產品化的物質價值、提高品牌化的情感價值、降低購買成本。其中,提高品牌化的情感價值是當下區域品牌最容易取得突破的地方。”
他分析西方酒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茅臺、五糧液等一線品牌的成功經驗后指出:以西方酒發展歷程來看,酒最終是多元化的,只有酒代表了當地地域文化的標志,才具有了不滅的生命力;只有品牌融入了地域情結和城市符號,才算是地域文化標志。而從這一輪的調整,可以發現以茅臺、五糧液、古井等已經穿越調整期、走出了行業寒冬的一系列品牌其實是占據了行業品類文化價值。他進一步指出,牛欄山二鍋頭、景陽春等品牌等以地域文化為占位的企業也都獲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更多的三四線品牌酒企還有待在此方面突破。
他十分肯定此次由中國酒業協會牽頭、在十個重點省試點的關注區域文化品牌的舉措:”這不僅會為行業帶來正向價值,還能切實幫助三四線品牌把鄉土文化注入酒品之中,進而引起本土消費者的共鳴,給外地消費者一個購買的理由,從而塑造出三四線品牌更具文化內涵和推廣價值的新品牌文化價值。“
十省市協會將大力支持認定工作開展
地域標志酒品認定的意義和價值也得到參會的十省市酒業協會領導的集體贊同和大力支持。
龍超亞表示,此次活動的意義在于以文化促進發展、以地標酒品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以酒的品牌促進企業的發展,從而提升企業對酒的品牌塑造意識。她進一步指出:”中國白酒深度調整期,我們已經對一線品牌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包括整個社會和政府在內,對三四線品牌關注度并不高,其中一個原因是找不到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去幫助他們,而此次中國地域文化標志酒品活動是一個突破點,能有效幫助三四線品牌向上走。"她呼吁參會的各位代表要著重傳遞此次認定工作對行業的重打價值。陳吉福十分認可此次認定,認為這是好事。他表示:“在行業深度調整期,由中國酒業協會牽頭的地域標志酒品認定工作,真正的將‘幫行業想辦法、幫企業做推廣’落到了實處。對此,四川將積極支持這一工作的開展。”陳國鎖則表示:“2015年白酒行業不容易,2016年將更加困難,所以行業將繼續向縱深方向調整。”他結合2015年白酒產業銷售數據后指出,一二線品牌只占據了整體銷量的近20%左右,更多銷售量均是三四線品牌貢獻的,由此,在行業縱深調整期,深度關注區域品牌、為其找到拓展之路,非常有必要。“地域文化標志酒品在此時機推出,非常契合。”熊玉亮和張輝則共同認為當下口感多元化、香型多元化、品類多元化是市場發展趨勢的,而地域酒品標志認定是符合這一趨勢的,各省市推薦有特色的、有地域文化的酒品意義在當前的意義重大。呂浩也同意各參會代表的觀點,并指出:“這次活動真正將白酒文化與銷售完美契合在了一起。”
傅長龍通過紅星二鍋頭開放二鍋頭商標帶來二鍋頭品類的極大發展,給地域標志酒品認定提供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此外,白希智、李文漢等代表還就推薦企業名單、評選方案等展開深入探討。
中國地域文化標志酒管理辦法將出臺
為推動中國酒文化的傳承,提升重點地域品牌的知名度,支持地域龍頭企業發展,中國酒業協會牽頭的中國地域文化標志酒認定將在四川、山東、河南、江蘇、河北、安徽、湖北、陜西、貴州、北京等白酒比較發達的十省市率先開展,實施管理辦法也即將出臺。
參與認定的酒品可以所在省、市級及以上酒業協會(商會)名義推薦或企業自薦的形式向中國酒業協會文化委員會提出授名申請并由認定主管機構進行實地考評。審核批準后,由中國酒業協會文化委員會正式發文,授予相應產品“中國地域文化標志酒”稱號,并頒發榮譽牌。同時,中國酒業協會文化委員會負責對獲得稱號的產品進行指導、監督、服務,以及區域品牌在行業中的弘揚與提升,以保證“中國地域文化標志酒”稱號的嚴肅性、可持續性及規范運作。據悉,獲得“中國地域文化標志酒”稱號的產品有可能將打破“終身制”,而將會按期復評。
而記者進一步獲悉,中國地域文化標志酒認定成功后,可能還將開展中國地域文化酒品和中國地域文化特色酒品認定。
首屆中國地域文化標志酒認定將增加網絡投票環節
為正面導向中國酒文化的作用,切實將中國酒文化尤其是地域酒文化與終端消費者進行有效結合,同時保證認定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首屆中國地域文化標志酒認定將增加網絡投票環節。
關于此次認定的評選流程為,在2015年1月10日之前為初選階段,由企業自薦和地方行業協會推薦,并經中國地域文化標志酒評選組委會審核通過,且每個省最多有5款產品進入候選名單,單個酒企產品不超過2款。2016年1月15日-1月31日為網絡投票階段,在此期間,參與認定的白酒品牌將在糖酒快訊網、糖酒快訊APP、大眾酒評公式并開放投票。2016年1月29日-1月31日為專家終審階段,專家組將綜合網友的投票結果,最終在每個省選出1個中國地域文化標志酒。此次認定的結果暫定于2016年2月20日在中國酒業協會、糖酒快訊網站、糖酒快訊APP、糖酒快訊微信公眾號、大家酒評微信公眾號上聯合發布,并預計在2016年3月舉行的糖酒會期間,集中展示獲獎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