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雖然只剩一周時間,各大酒企卻是動作連連,好戲不斷。除了剛剛落寞的“茅五雙雄會”,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這些酒圈里的豪門對自家的產品調整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對此,酒說特此加以梳理總結,發現他們品牌調整舉措背后的戰略布局。
茅臺:系列酒2016“高舉高打”
茅臺醬香酒公司2015年的主體銷售業績主要由茅臺王子酒、迎賓酒貢獻,而王茅、華茅、貴州大曲等系列新品仍處于市場培育階段,漢醬、仁酒等產品的市場表現有待提振。根據茅臺酒廠(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和茅臺醬香酒公司副總經理冉昌賢在公開場合的發言,我們大體梳理出了2016年茅臺系列酒的調整方向:
第一,2016年銷售收入實現20億,同時茅臺系列酒價格要往下降,整體的系列酒生產投放量要升;
第二,2016年茅臺系列酒要按照茅臺生產計劃的60%進行安排,實現15000噸的生產目標;
第三,2016年茅臺系列酒市場運作費用可能超過茅臺,集中資源,大力支持系列酒市場運作;
第四,在2016年茅臺系列酒當中,迎賓酒、王子酒、王茅、華茅、賴茅全國投放,均衡發展。收縮漢醬酒、仁酒、王茅酒、華茅酒的市場,力求精準定位,初步預算8個市場,30個地級城市為重點突破,按照貴州大曲經營方式逐步推廣。
五糧液:“兩手抓、兩手硬”
五糧液在品牌產品結構上,首先是明確五糧液總經銷產品的定位;同時,在100元以下、100-200元,200-300元,300-400元,400-500元,500-600元各個價位段打造1-2支全國性知名產品,1-2支特性鮮明的地域性產品,引入“五糧制造”與“五糧釀造”認證標志,作為重點品牌產品扶持與打造。
五糧液還推出新品“自由度”,玩轉自由調和度數的創新飲酒。“自由度”酒包含了38度(620ml)基礎酒一瓶、69度(280ml)原度精華液一瓶,可根據個人喜好調和出38度、42度、52度等度數的酒品。據悉,“自由度”市場零售價為468元。
瀘州老窖:聚焦“大單品”,產品“速瘦身”
瀘州老窖的產品調整風格,可謂“大開大合”,一路走來風風火火。堅決聚焦“雙品牌”戰略,明確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核心品系包括國窖1573、百年瀘州老窖窖齡酒、瀘州老窖特曲、頭曲、二曲。
同時,開發產品“瘦身”持續推進。從今年7月份開始,針對“瀘州老窖”字樣,且出廠價低于20元的和單品年銷量低于50萬的開發產品進行清理;據悉,截止到12月,3000多個條碼已經被減少到900多個。最新調整舉措為,在12月31日對帶有“瀘州老窖”字樣總經銷產品停止遺留包材的生產和實物庫存的發貨。
老郎酒:兩大產品停產,聚焦“普郎”
近日,老郎酒事業部突發通知,從從2016年1月1日開始,停止對老郎酒1898、1956兩款拳頭產品的成產。據悉,老郎酒1898、1956曾為老郎酒實現數億元的市場業績,但是目前市場盈利狀況不佳、銷售不太順暢。2016年將重點打造的是俗稱“普郎”的郎牌郎酒,市場定價178元。
產品布局調整的背后深意
瀘州老窖的劉淼、林鋒,作為公司新上任的高層領導與公司現任領導班子保持高度一致,都有意將品牌和產品做大做強;同時郎酒董事長汪俊林的回歸,郎酒堅定不移地推行的“聚焦”戰略;還有,2015年五糧液市場表現“穩中有升”,也在積極實現“三個確保”目標。
其次,市場弱復蘇節奏加快。根據各大酒企目前已知的業績表現和市場情況,我們能在所謂的“市場寒冬”中,感受到不小的溫度。例如各大酒企紛紛進行的價格調整策略,我們可以看到,酒業弱復蘇的大趨勢下,提振行業信心的勢在必行。
再次,“戰略聚焦”持續升級和推進。酒企進行產品布局調整,表面上的聚焦產品、聚焦區域、聚焦價格帶等舉措,實質上是順應市場形勢而做出的適應性調整變革,在實現酒企自身業績良性增長的同時,也為酒業整體復蘇注入更大的動力。
還有,堅定不移的“大單品”戰略,其中尤以瀘州老窖和郎酒最為明顯。瀘州老窖“雙品牌”戰略下的“大單品”聚焦、郎酒的品牌再聚焦,這些都是最為有力的支撐,也是其作為標桿性酒企為酒行擺脫“滯漲”困局所提供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