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行業中,濃、醬兩大香型的競爭與比較從未停歇。在今日(12月19日)上午于宜賓召開的中國濃香型白酒文化高峰論壇上,五糧液、洋河股份及瀘州老窖等濃香型白酒企業代表齊聚,共話新時代下濃香型白酒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與會多位行業大佬均表示,雖然濃香型白酒仍是白酒市場上的代表產品,但已從多年前的90%市場份額滑落不少。尤其是在白酒行業已發生結構性變化的當下,濃香型白酒面臨諸多挑戰。
就產業發展,多位行業專家及企業代表均呼吁,通過完善標準、接軌國際、企業協同等來促進濃香型白酒的新發展。
濃香型白酒市場份額下滑
“濃香型白酒是市場占有率最高的中國白酒。”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的一句話充分說明了濃香型白酒的市場地位。
五糧液股份公司董事長劉中國亦表示,濃香型白酒是中國白酒的典型代表,為推動中國白酒產業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濃香型白酒市場份額達白酒總量70%以上。在國家名酒評比的占比中也呈現絕對優勢,這是對濃香型白酒的最高肯定和褒獎。
洋河股份董事長王耀認為,與其他香型白酒相比,濃香型白酒具有規模、工藝、品質等三大方面的優勢。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濃香型白酒依然占得白酒市場“大半壁江山”,但相較于此前一度份額達90%不同,如今濃香型白酒的市場份額已明顯下滑。
“目前,白酒行業已回歸理性發展,在市場的推動下已發生了結構性變化。盡管濃香型白酒還是白酒消費主流,市場地位不可替代,但在新的市場形勢下也面臨諸多挑戰。”王延才如是說。
會上,瀘州老窖董事長劉淼直言不諱地表示,“夸大某香型而貶低其他香型的個別不實報道、中國白酒分類分級標準缺失及標識標簽不明確造成的良莠不齊、白酒企業單兵作戰”都是濃香型白酒眼下面臨的重要問題。
業內人士對未來發展提出三點建議
問題與機遇就在眼前,與會的濃香型白酒企業代表與行業專家亦對濃香型白酒的未來發展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就此,劉淼給出了三點建議:第一,即抓緊制定清晰的中國白酒生產準則、技術路線和分類分級標準并規范白酒的標志標識,加快實現中國白酒標準與國際標準的統一接軌;第二,推動白酒產區布局,讓中國名白酒產區可以與世界知名烈酒產區相媲美;第三,中國名白酒企業聯合起來通過爭取國家立法支持、關稅對等、出口補貼等政策,獲得與國外酒品對等的貿易條件。
完善標準、接軌國際,五糧液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趙東也認同這一發展路徑。趙東提出,“要積極研究制定與國際接軌的產業標準體系,建立濃香型白酒的世界標準和標準規范,為濃香型白酒的國際銷售提供有力的支持”。
劉中國則結合眼下白酒市場的特點表示,“白酒消費市場越來越呈現出結構分化的特征,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愈加青睞高品質和品牌的產品,選擇也更加個性化,如何滿足和引領消費者需求,繼續鞏固并提升濃香型白酒的價值優勢、品牌優勢、文化優勢以及市場主導地位,是濃香型白酒企業共同探討的話題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