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曾被邊緣化的光瓶酒以年均超過15%的增速重回聚光下。歷經頭部話語權南移、價位升級等波折,時隔多年之后,名酒企業集體返場光瓶酒,展開了新一輪的競逐。
01、名酒集體返場
光瓶酒的“資歷”甚老,新中國建立以來,老八大名酒也曾以光瓶形象示人。直到白酒生產度過以銷定產的時代,尤其是酒業紛紛發力高端的“黃金十年”,白酒才開始大規模的“去光瓶化”。
然而,在酒企集中精力進攻盒裝酒市場的二十多年間,光瓶酒卻頻頻帶給行業“意外之喜”。
比如,以老村長為代表的東北光瓶酒“裸”行天下,逐漸走向了全國;再比如,牛欄山憑借光瓶酒戰略沖進了行業前列,在調整期也保持著高速增長;還有江小白,光瓶文案玩得出神入化,通過差異化的戰略,成為近幾年來為數不多的新崛起品牌,引來行業眾多模仿;當然,售價高達600元以上的李渡光瓶,更是現象級的產品……
2019年,隨著諸多名酒在光瓶領域的加碼,這方熱土更添精彩。
4月,瀘州老窖博大酒業將“二曲事業部”更名為“光瓶酒事業部”;6月,瀘州老窖推出“白瓶”光瓶酒,分52%vol、38%vol兩款,分別定價298元/瓶和278元/瓶;7月10日起,瀘州老窖圓瓶二曲(2017版)500ML各度數產品結算價上調9元/件,隨后,圓瓶二曲升級裝(2019版、第五代)在市場露出真容。
10月,秋糖期間,很少拓展產品線的舍得酒業推出首款高端光瓶酒“沱牌特級T68”,定價68元/瓶,將其作為特技系列戰略大單品的先發產品。
11月,郎酒集團召開光瓶酒新品“順品郎”的戰略發布會,定價68元/瓶和88元/瓶的新品不僅請來著名演員陳寶國作為代言人,更喊出了“領跑濃醬兼香型白酒市場”的口號。
五糧液方面,其系列酒中的尖莊承載著眾多酒友的光瓶記憶,是重點打造的中低端核心產品;汾酒方面,則明確在半年報中指出:2019年,玻汾是重點管控的兩大系列之一,要求在核心市場終端鋪市率達到80%,確保店店有玻汾……
光瓶酒,正在越來越活躍的參與到白酒市場的角逐之中。
02、光瓶酒“新體系”
目前,將光瓶酒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競爭新局來看的觀點漸成主流,其研判的重要指標是:光瓶酒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表達體系,并不限于補充類產品或附屬品。
以盒裝酒為參考,將其價位段平均縮小10倍后就可發現,光瓶酒的價位段和產品布局已經與其非常類似。20元以下,是光瓶酒的大眾價位段;20-30元,是光瓶酒的中端價位段;30-50元,是次高端價位段;50-100元,為高端價位段;100元以上,則可被視為超高端價位段。
傳統光瓶酒的特定標簽正在被逐步撕掉,“光瓶酒新體系”所構筑的,是一個更加完整、開放、多元、包容的市場。
首先,從市場規模來看,據行業相關機構數據,近6年來,光瓶酒的市場平均增速約為20%,未來增速將保持在15%-30%,高于行業平均增速。就當下而言,較為公認的光瓶酒市場規模是650億元左右,而在未來的3-5年,這一數據將有望突破1200億。加之光瓶酒均價較盒裝酒為低,這樣的市場容量已經足夠給眾多玩家提供充分競技的校場。
其次,從參與區域看,近20年來,老村長、紅星、牛欄山、玻汾、小郎酒、江小白等光瓶產品先后在全國市場奪下了一定的份額,但總體而言,無論是體量還是引導價位升級,皆呈現出由北向南轉移的趨勢。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區域和企業加入進來,重視光瓶酒的發展,奠定著光瓶酒新體系的基礎。
其三,從香型來看,光瓶酒已經實現了多香型的覆蓋。除濃香、兼香、清香等主要香型之外,光瓶酒在口味上也突破了單純香型的限制,例如加入石斛及其他中藥材的保健酒,富含花香、果香的調制酒等等。多口味的出現,說明市場對光瓶酒的需求種類在增加,這就給光瓶酒提供了更多創新的可能。
其四,從應用場景來看,多場景的開辟被視為光瓶酒價位升級的重要原因之一,打破了光瓶酒“難登大雅之堂”的固有形象。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光瓶酒被視為“低端酒”、“民工酒”,而目前,其應用場景正在被不斷擴充。例如,江小白、小郎酒在夜店成為年輕人的混飲之選,李渡被用于高端禮品市場,墨淵、玻汾、古貝春白板、北大倉淡雅等中高價位段的光瓶酒在小范圍宴請市場頻繁露臉……隨著飲用場景范圍的拓寬,光瓶酒在觀感和價位上都有了升級的空間。
其五,從釀造方法來看,名酒企業們正在引領著光瓶酒向固態法回歸。一方面,這是名酒企業們抬高競爭門檻,設置更高的價質平衡點,另一方面也是適應新消費時代,凸顯品質的不二之選。這樣的技術回歸,為光瓶酒向高端發展奠定了品質基礎。
其六,從價位布局來看,2016年,光瓶酒普遍為10-15元/瓶,而近兩年來,15-30元已經成為主流,其價格升級能力可見一斑。當下,業界已有將30-50元作為主流價位段的聲音。從幾元到幾百元,每個價位段都能找到代表性的產品。
最后,從參與企業來看,無論是名酒企業還是地方酒企,都有成功運營光瓶酒的案例,這就為后續企業提供了可行性的參考。縱觀光瓶酒的成功案例,其包容度之高令人驚訝,堪稱可供“奧迪”與“奧拓”并行的快車道。
03、機會在哪里
既然新體系下的光瓶酒市場已進入新一輪的角逐,那么機會在哪里呢。微酒記者通過與行業人士的交流,歸納總結出了兩點。
首先,機會要從消費者的角度去找。對于傳統光瓶酒飲用人群來說,光瓶酒是滿足其“飲酒習慣”的重要途徑——便宜,可以經常喝。但對于新興消費者而言,其尋找質優價廉的“口糧酒”的過程,也包含著試錯成本的考慮。價格不貴,能夠降低飲用前的選擇門檻,而試錯背后,延伸出的是客戶留存的問題。
因此,產品如何通過消費者的“試錯考驗”就成了關鍵。這不僅關乎“量的累積”,還關乎“質的躍變”(消費者會因經濟收入的增長和用酒場景的擴大而需要更高價位段的產品,以此來實現從光瓶酒到盒裝酒的轉移,從而尋求結構性滲透的全方位勝利)。
針對這一點,行業專家及人士們普遍認為,“優質”是基礎,在此基礎之上,創新才有生長的土壤。此外,有人士指出:此前,光瓶酒主要以渠道深度推廣為主,未來,隨著飲用場景的拓寬、消費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價位的提升,可以采用在原有推廣基礎上增加盒裝酒的打法。
其次,機會也可以從行業本身尋找。對于名酒企業而言,光瓶酒是其進一步“向下收割”的機會;對于地方酒企而言,光瓶酒是被忽略的“自留地”。目前,盒裝酒市場被擠壓得向頭部靠攏,地方企業在盒裝酒市場的話語權必定會受到影響,而光瓶酒市場方興未艾,名酒企業還未掌握核心話語權,這是一個新的開始,還有互相搏斗的機會。
比如就有行業人士提到,在山東市場,幾乎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高端光瓶酒。憑借地緣優勢,以“小而美”為目標的地方酒企仍有機會。
此外,還有行業人士指出,當下的光瓶酒創新,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是回歸,例如向品質回歸、啟用曾經流行的瓶型等。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喚起傳統消費者的情感,但同時,隨著更多使用場景及新消費人群的加入,尋求新元素或比主打“復古”更加重要,光瓶酒應該朝著時尚、潮流的方向發展。
在名酒企業所拉動的三次行業競賽里,名酒企業、頭部玩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以此為鑒,光瓶酒市場的未來發展之路已經隱約有了雛形。所幸的是,這個市場正迎來新的開局,能夠解開質、價平衡方程式的酒企,仍有機會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