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赤水河,承載著的不只是貴州白酒的崛起,更多的是讓上游和下游的川黔兩地白酒共同發展。針對寸土寸金的茅臺鎮,別說是一次性圈上26宗地塊,就是一塊也要掂量掂量。
工業用地的大門早已對釀酒企業關閉,即便是茅臺也不行。
12月2日,有消息稱,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競得位于習水縣習酒鎮東部的26宗工業用地,成交金額共計3.44億元,目前掛牌出讓結果正在進行公示。
據貴州一家醬酒企業負責人胡先生透露,茅臺圈地系為滿足其在建3萬噸醬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設施項目。隨著茅臺醬香系列酒的不斷增長,現有的產量滿足不了增速極快的消費市場,在習水拿地,既滿足原酒生產,又可解決用地困難的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胡先生認為,茅臺圈地在一定程度上是擴大生產,解決供求緊張的局面,但是,隨著茅臺鎮其他醬酒企業的不斷改擴建,加上赤水河對岸四川古藺縣白酒企業布局醬酒,再到如今的醬酒熱“降溫”,針對有限的消費市場,醬酒內卷的可能性很大。
01、茅臺圈地,早已布局習水產區
一口氣吞下26宗工業用地,可謂是大手筆,僅成交金額就達3.44億元。但此次競拍并不是心血來潮,早在2018年就已布局。
《華夏酒報》記者了解到,2018年9月28日,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召開第二屆董事會2018年度第六次會議,會議由時任董事長李保芳主持!蛾P于投資建設3萬噸醬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設施項目的議案》排在幾個議案的第一位,足見這個議案的重要性,議案全票通過。
當時的會議內容顯示,根據公司發展戰略,會議決定投資建設3萬噸醬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設施項目。本項目建設總投資估算不超過83.84億元,所需資金由公司自籌解決。
3萬噸醬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設施項目建設地點在習水縣新寨、柑子坪、大地。項目計劃新建制酒廠房84棟、改造制酒廠房6棟及其配套設施,新建和改造完成后,可新增醬香系列酒產能約3萬噸;新建陶壇酒庫62棟及其配套設施,新增醬香系列酒儲酒能力約8.37萬噸;新建不銹鋼罐群4組,新增醬香系列酒儲酒能力約2.8萬噸;新建制曲廠房8棟及其配套設施,可配套2.88萬噸醬香系列酒制酒的用曲需求量。項目總建設周期為3年。
從該議案通過到今年12月2日在習水縣競拍26宗工業用地,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年還要多一點,公司董事長也換了兩任。
仁懷當地酒業人士表示,三年多的時間該議案遲遲未實施有諸多原因。三年多來,茅臺醬酒系列酒的銷量直線上升,從2018年營收80.77億元到去年營收99.91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系列酒營收95.40億元,其中系列酒同比增長35.56%,全年實現120個億的營收不成問題。系列酒增長迅猛,讓茅臺下定決心實施3萬噸醬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設施項目,項目的實施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生產上的壓力,為“十四五”茅臺實現2000億元目標奠定基礎。
今年10月17日,隨著茅臺酒制酒新投產車間的全面投產,標志著“十三五”茅臺酒技改擴建項目全面完工,茅臺酒基酒年產能將達到5.6萬噸規模。
據不完全統計,僅茅臺鎮改擴建的大大小小醬酒企業就有上百家。業界認為,醬酒企業的擴建在滿足消費市場的同時,會在醬酒生產領域形成兩極分化,品質可能會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會稀釋醬酒稀缺的優勢,在品牌競爭上會形成內耗,影響未來發展。
02、瘋狂圈地,醬酒“內卷”戰或提前
醬酒企業圈地行為在仁懷和遵義更加明顯。
除茅臺外,國臺在并購懷酒后,通過技改擴能,到2026年總產能預計在26000噸~28000噸;勁牌茅臺鎮酒有限公司第三期工程建設完成后,可形成年產13000噸的醬酒能力;貴州珍酒擴建工程位于匯川區白巖溝、深溪溝、清溪和水井灣四個地塊,項目總占地約1700畝、總投資150億元,新增釀酒產能3萬噸、酒庫20萬噸;珍酒原址擴產和高坪街道永勝社區項目投資135億元,新增用地1300多畝,建成后產能將達到4.5萬噸。
《仁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顯示,到2025年,從現在的15萬千升提升至25萬千升。支持茅臺集團及其子公司技改擴能,推動“兩個10萬噸”目標早日實現,到2025年,讓茅臺集團營業收入達到2000億元。仁懷計劃到2025年,新增規模企業30家以上,培育白酒上市公司5家,醬香酒產量力爭達到50萬千升,銷售收入超過2000億元。
赤水河的對岸是四川的古藺,與茅臺一河之隔,現在就有四大醬酒鎮,二郎、永樂、太平、茅溪,川酒“十四五”首次提出的“濃醬雙優”相呼應。該規劃中明確提出,四川著力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引導產業集聚集群集約發展,支持瀘州打造世界級赤水河醬香酒谷。
2020年,瀘州市酒類產業完成營業收入1008.4億元,實現稅金100.43億元,瀘州白酒產業園區完成營業收入1005億元,成功實現“千億白酒產業、百億酒稅”和“千億酒業園區”發展目標。
2020年,瀘州古藺縣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打造醬酒產業發展集群”的目標,全力開發茅溪、二郎、太平優質醬酒生產區,力爭茅溪醬酒基地招商取得實質突破,加快培育一批“小巨人”酒企。
2020年3月,“瀘州市將投資200億元打造古藺縣茅溪鎮醬酒園區”的消息傳出,讓茅溪鎮一舉超越瀘州古藺縣的二郎鎮和太平鎮等較具規模的醬酒產區,成為新的關注焦點。
此前,瀘州市曾出臺醬酒幫扶政策——凡是完成新建200口(含)~400口(含)醬香型窖池的酒類企業,瀘州方面按2000元/口給予補助;完成400口以上的,超過的部分按2500元/口給予補助,但單個企業窖池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300萬元。
郎酒作為四川醬香型白酒代表企業,將在5年內實現郎酒醬香酒年產能過5萬千升、儲酒30萬千升的目標;潭酒作為川酒的腰部力量、十朵小金花之一,已規劃出十年成長為百億企業的戰略目標;川酒集團布局川醬科研基地,將形成產量2萬千升、儲酒6萬千升以上的醬酒綜合生產能力,預計年產值達20億元以上。
在“2021郎酒重陽下沙大典暨吳家溝·二期、二郎·紅灘生態釀酒區投產儀式”上,郎酒董事長汪俊林曾表示,郎酒將于明年完成五大生態釀酒區的全部建成投產,屆時,郎酒高端醬酒產能將進一步提升至5.5萬噸。
業界人士表示,通過圈地和改擴建,醬酒的產量會翻上幾番,醬酒優勢將被稀釋,醬酒品牌之間的競爭會更慘烈,品牌分化也會更嚴重。屆時,弱勢品牌將逐漸失去市場,生存壓力會更大。產量決定未來,品牌鑄就輝煌,醬酒會進入弱肉強食的競爭時代,內卷可能會提前到來。(原標題:茅臺“圈地”,醬酒“內卷”烽火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