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酒產區今年動作連連。
繼瀘州、宜賓產區出臺扶植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產業政策后,又一個川酒產區宣布從政策、資金、資源、人才等方面全力支持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日前,綿竹市對外發布了《綿竹市支持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宣布綿竹市財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000萬元白酒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集中用于支持酒類企業兼并重組、新增產能、市場拓展、品牌培育、升級改造等項目,力爭全市白酒產業產值2025年突破500億元。
“這下好了!出臺如此精細的(補貼)政策,傾力打造綿竹白酒,主管部門太有心了,產區振興有望,品牌發展有望。”有綿竹酒業人士在獲得此消息后激動地向酒業家表示。
“(2025年)沖擊500億產值,我們有這個信心。”綿竹酒類產業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大智在接受酒業家采訪時擲地有聲。
01、布置4項重要任務,綿竹白酒2025年瞄準500億產值
酒業家了解到,關于2025年白酒產業產值突破500億這個目標的分解“動作”是:2022年實現產值300億,到2025年突破500億。
據熟悉綿竹白酒產業發展的資深酒業人士透露,今年綿竹白酒的產值已經超過200億,2022年實現300億產值壓力不大。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綿竹白酒的產值為199.66億元。
為了順利實現500億產值這一宏大目標,綿竹方面將從包材生產、白酒釀造與生產、科研平臺、產品營銷平臺、金融支持等環節全面打通白酒產業鏈,支持龍頭企業劍南春做大做強,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培養一批第二梯隊區域品牌的企業集群,努力實現綿竹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響“世界美酒特色產區”知名度。
目標確定后,綿竹方面還給白酒產業布置了四項重點任務,以推動目標如期達成。
任務一:優化布局、實現產業集群發展。綿竹方面將創建四川省“5+1”重點特色園區,高標準建設綿竹名酒食品工業園,提升產業承載能力,支持引導新增白酒企業及關聯企業入園,爭取德陽市白酒產業增量集聚在園區發展。同時,加快園區道路、管網、安全、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園區生態環境設施建設投入,切實加大園區發展用地保障。
在空間規劃編制中,綿竹方面要求要給原有散布在各鎮(街道)的企業預留一定的發展空間,鼓勵支持白酒企業建設酒莊等酒旅融合項目,形成大中型企業集中于園區發展,中小企業星羅棋布的產業布局。
任務二:扶優扶強、做大產區總體體量。綿竹方面表示,將堅定不移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深挖潛力、擴大產能、做大體量、做響品牌,遴選一批具有成長性的二線品牌企業精準扶持。緊抓重大項目建設,落實酒類及配套重大項目跟蹤督辦和調度運行機制,通過項目建設不斷擴大優質產能。高質量推進園區配套項目落地建設,促進供應鏈資源整合,加快包裝、印刷、制瓶制蓋等配套產業集聚,逐步實現白酒產業發展所需各類材料就地生產配套。
任務三:深化營銷、提升產區品牌溢價。綿竹方面將組織全市酒企以產區名義“抱團出擊”,參加全國各類大型酒展及行業相關活動,加強與主流媒體戰略合作,鼓勵企業在宣傳廣告中強化綿竹產區形象,形成對綿竹產區長期立體的系列宣傳格局。鼓勵酒類企業積極參加綿竹開展的以數智化“產地上行云倉”為核心的電商供應鏈綜合服務,通過線上線下撮合交易,形成新的銷售渠道。
任務四:完善支撐、強化產區人才實力。加快引進和培育一批白酒類專業技術、科研、經營管理等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廣泛開展與國內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組建白酒專家智庫,從技術傳遞、人才培育、渠道拓展等方面形成綿竹白酒的基礎產業支撐。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加大專業人才隊伍及專業技術骨干的培養,定期舉辦技能競賽,支持鼓勵一線技術工種技能提升,并建立健全白酒產業人才激勵機制。
對于綿竹方面布置的這四大任務,當地酒業人士認為“很給力”,他們表示這才是“世界美酒特色產區”該有的魄力。
白酒營銷專家、九度咨詢董事長馬斐認為,縱觀宜賓、瀘州、仁懷、宿遷等產區的建設和發展歷程,一個產區的形成,當地政府和主管部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主心骨,沒有人來拎口袋,所謂的產區就形同虛設。在這一方面,四川、貴州兩省做得尤為突出,而此次綿竹給出的發展政策,思路清晰、規劃清楚、措施得當,這是一個產區崛起的必要條件。”
02、每年超2000萬專項資金怎么花?
《意見》顯示,綿竹市財政每年將安排不低于2000萬元白酒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集中用于支持酒類企業兼并重組、新增產能、市場拓展、品牌培育、升級改造等發展項目。
這筆錢將會怎么花呢?
產能方面,綿竹支持酒類企業新建或技改擴大產能。對增加并投入使用的濃香型窖池數量達到500口以上的,綿竹方面將按照1000元/口給予企業一次性補助;
對新建達標的1000噸以上的白酒罐庫區、500噸以上的陶壇白酒庫區,根據建成量按照200元/噸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
重點項目建設方面,對白酒生產類項目總投資不低于2億元,配套類項目總投資不低于1億元,按期竣工投產的,按照實際固定投資(不含土地款)的0.3%給予補助;
綿竹方面鼓勵支持酒類企業開展技術升級改造。對于投資超過2000萬元的機械化、智能化釀造等產業升級項目按照項目實際投資總金額的1%給予補助。
品牌方面,綿竹鼓勵酒類企業做大做強。對年銷售收入總額首次超過1億元、5億元、10億元,且入庫稅金同比增長10%以上的酒類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5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于單品銷售收入首次超過1000萬元、5000萬元、1億元的“大單品”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1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獲得“年度優秀新產品”稱號的5款產品給予2-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同時,鼓勵酒類企業樹品牌強化產區推廣。對酒類企業首次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華老字號等國家級品牌的,給予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資質創建、廣告投放等均給予一定的一次性獎勵或補助,但單個企業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50萬元。
綿竹每年還將在白酒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不低于100萬元用于統一組織綿竹市酒類企業參加全國各類大型酒展及行業相關活動、開展全國范圍內推廣活動,對統一參展的酒類企業產生的展位費、交通費、住宿費等給予相應補助。
銷售方面,綿竹支持酒類企業營銷創新。鼓勵酒類企業開發電商專售白酒產品,對新增線上專售白酒產品且銷售額達到50萬元的,按1萬元/款給予一次性補助;對網絡白酒產品年銷售收入(包括自建平臺和第三方平臺)首次突破100萬元、300萬元、1000萬元的綿竹酒類銷售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和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同時,在二線企業中每三年評選5名“綿竹白酒小明星企業”,對獲獎企業給予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此外,綿竹方面還推出一個重磅政策,鼓勵支持行業內外資本對綿竹酒類企業進行兼并重組。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并、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部分實物資產及其關聯債權、債務和勞動力一并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的,給予相關酒企一次性補助,補助標準參照兼并過程中實繳稅額的50%。
同時,酒業家還了解到,被兼并重組酒類企業的房產和土地等權證資料不齊全的,可在符合布局規劃、項目建設、工程質量和消防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按有關規定補辦規劃、用地等相關手續,依法辦理不動產權證。
在酒旅融合發展方面,綿竹方面也明確給予了政策支持。支持酒類企業開發酒類旅游產品,鼓勵新建酒莊、綜合體驗中心等形式的酒旅融合產業載體。對于具備旅游屬性和價值的新建酒莊、綜合體等項目且實際投資大于500萬元的,項目建成運營后,按照實際投資額的5%給予資金補助,但單個企業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100萬元;凡新增獲得國家、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稱號的,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與此同時,綿竹還將對酒類企業進行融資擔保、綠色發展、人才建設、配套產業等方面按相關標準進行獎勵或補助,涉及直接現金獎勵或補助資金的酒類建設項目高達18項。酒業家了解到,符合《意見》多項獎勵補助條款可同時享受,但單個企業每年的獎勵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綿竹產區已經具備了成為一個與瀘州、宜賓比肩的白酒特色產區的條件。綿竹酒風格典型、產品較為成熟,而以劍南春為代表的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此次《意見》的出臺,無疑是對綿竹白酒產區建設的一大助力。(原標題:獨家丨每年超2000萬資金,18項補貼!綿竹產區“放大招”沖擊5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