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堪稱白酒的漲價年。白酒量價齊升,尤其是名酒企業迎來了進入調整期以來最好的時光。今年伊始,白酒的漲價潮此起彼伏,出廠價上漲、出貨價上漲、供貨價上漲、零售價上漲……“漲聲”一片的白酒行業,熱鬧非凡。即使到了2017年的最后一個月,白酒企業仍要抓住漲價年的尾巴,發出了漲價通知。
“不管是因為包材或原材料的漲價,還是消費升級,市場驅動,抑或是廠家主導漲價,白酒的價格就這樣上漲了,這也是今年酒行業濃墨重彩的一筆,對酒企自身或者是白酒行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糖酒快訊分析與點評:
漲價絕對是今年行業的核心關鍵詞之一。由名酒主動掀起的漲價潮從年初一直貫穿年尾。正如多位行業分析人士所指出的那樣,隨著元旦和春節即將到來,白酒行業將再掀漲價潮。而抓住行業紅利、元旦春節等季節紅利節點提升價格,符合行業發展的特征。
不過頗有意思的是,行業排名第一的茅臺從年初貫穿年尾的動作卻是控價,與主導或助推漲價的其他名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反應到市場端的現象是,茅臺的市場零售價格一漲再漲,間接引領了高端白酒的回暖;但將價格管控定性為政治任務的茅臺對炒作價格的違規經銷商毫不手軟,從年初的各種懲罰通知到11月秋交會的座談無不體現得淋漓盡致。不過經過近一年的治價,茅臺對待價格問題越來越人性化,治理價格的手段也越來越市場化,開始不斷地通過科學的手段將市場和價格問題控制在安全范圍,其中茅臺云商的作用不小。而隨著茅臺治價的經驗總結,也讓更多的名酒企業對待自身的價格管控更加理智,紛紛通過配額制實現順價與量價平衡。
名酒漲價來自于底氣
所有的名酒在提價時都表示2016年業績增長良好,從上市酒企今年所有的季報來看,茅五洋瀘為代表的名酒企業都提前完成年度任務,這也是從2016年以來,白酒行業尤其是高端白酒回暖帶來的利好。
如今年多次調價的郎酒,在1月15日的2017年度紅花郎經銷商大會上,郎酒酒透露紅花郎2016年銷售同比增長15%,庫存減少1.3億,其中紅花郎(15)、青花郎和中高端綜合增長73%。隨后青花郎出廠價上漲100元,終端價格也上漲至1190元,同樣源于2016年青花郎的不錯表現。
五糧液也在其在調價函中指出,由于公司產能有缺口,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量,所以2017年市場總投放量無法滿足市場上報的計劃需求量。表示要繼續堅持市場價格提升的目標,保證經銷商利潤,因此提出了漲價。有專家表示,今年,“普五”投放量全年將減少25%,廠家嚴格遵循“優質投放、增量溢價、違規減量”的原則下,再加上競品留出空間、渠道低庫存、合理配貨模式以及市場對高端酒良好預期等種種利好因素,為“普五”在終端的再次提價創造條件。
國窖1573也在7月宣布全新價格體系時表示,上半年國窖1573已經完成了全年任務額的60%,同比增長約80%左右,而市場有消息透露,目前回款已經超過40億。此外,劍南春、水井坊今年業績同樣喜人,都表示今年提前完成目標是大概率事件。所有一線酒企的表現都給了其漲價的底氣。
低端白酒漲價源于生存壓力
從去年9月開始,玻璃、原紙、瓶蓋等原材料開始大面積漲價,漲幅有已高達50%,同期又出臺“史上最嚴限超令”致使運輸成本急劇提升,不僅如此,今年嚴格的環保督查,讓玻璃、原紙、瓶蓋等行業舉步維艱,這些材料的價格持續走高。包材成本的大幅度提升猶如“扼住”了對價格更為敏感的低檔酒的咽喉。這也是今年小郎酒、毛鋪苦蕎酒、牛欄山、紅星等低端酒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不過,這些低端酒企除了以漲價來應對成本上漲的壓力外,有專家表示,應借助這輪行業性漲價的契機,按照零售價倒推通路價格,用提價的方式完成渠道價格秩序整頓和產品價格張力。
漲價手段首選停貨
五糧液、國窖1573、洋河、汾酒等等,在提價之前或者提價時大都選擇了停貨作為配套手段,停貨成了漲價的標配。
今年,瀘州老窖成了公開發布通知最多的酒企,從1月17日《關于暫停接收國窖1573訂單的通知》到11月15日的《關于暫停53度國窖1573國韻訂單接收及發貨的通知》,瀘州老窖接連不斷發了多道停貨通知,不僅是國窖1573停貨,瀘州老窖旗下的五大單品均發布了停貨通知。在停貨通知發布不久,相應的產品就會迎來漲價。在國窖1573于7月上調計劃內價格至740元的前一周,國窖就發布了停貨通知。
不僅是瀘州老窖,五糧液也在今年多次發布停貨通知,暫停普五的供貨。五糧液的市場流通價格從2017年1月的750元至2017年12月的810元,上漲了60元,這期間,五糧液依靠停貨控貨,消化了大量的市場庫存,步步拉升了普五的價格體系。
此外,郎酒、汾酒也都運用可停貨手段助力價格上漲。白酒企業停貨以維持價格穩定,已被諸多酒企視為保障經銷商利益、提升經銷商信心的一種常規措施。
除了停貨,今年名酒漲價的手段還有控量,按計劃配額。通過一系列的組合拳,白酒企業的價格今年的主題之一就是“漲”。
高端白酒漲價打開次高端窗口
隨著茅臺、五糧液價格的高企,次高端價格空間擴容,容量的擴容,新一輪的次高端品牌的漲價潮來襲。本輪價格上漲的次高端品牌不只有劍南春。二線名酒郎酒、洋河夢之藍、洋河天之藍、水井坊、舍得、青花汾酒、酒鬼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
隨茅五批價提升,經銷商利潤迅速增加,供需矛盾決定未來幾年高端酒仍存提價空間,而高端酒價值回歸后,原本受擠壓的300-500元價格帶空間打開,次高端白酒迎來增長機會。從今年前兩個季度的年報看來,次高端白酒業績增長良好,漲價成了順其自然自然的事情。
此外,消費升級、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升也為次高端白酒的上漲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環境因素。有專業人士表示,預計到2020年,白酒次高端產品占比將由2015年的2.6%提升至8.2%,銷量復合年增長率達25%,次高端陣營的營收將達到約500億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