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冬日的貴州安酒廠內一片祥和,似乎洋溢著春天的暖意。這天是個好日子,對貴州安酒來說也是個大日子。由貴州省釀酒工業協會主辦、貴州安酒承辦的貴州安酒專家品鑒會舉行。
近兩年來,“安酒現象”被行業津津樂道,有關于它的速度、高度和廣度被媒體頻頻提及,凡是貴州安酒亮相的場合總是能夠吸引行業炙熱的目光。在貴州安酒迎來建廠七十周年紀念之際,舉辦這樣一場具有特殊意義的專家品鑒會,同樣為行業帶來驚艷和期許。
風云“季慧”、泰斗云集
此次專家品鑒會邀請了包括季克良、金慧元、呂云懷、黃平、方長仲、鐘方達、呂珊等在內的15位釀酒大師、白酒專家、一級品酒師,規格之高、人數之多,在業界來說都是極為罕見的。有媒體同行戲稱這規?胺Q白酒行業“大師夢之隊”,其實這一點都不過分。此次品鑒會專家組每一位成員,在中國白酒界都是響當當的人物,對貴州乃至中國酒業的發展、規范和創新都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由這支權威的“夢之隊”來品評貴州安酒,足見此次品鑒會含金量之高、影響力之廣。
在這支“大師夢之隊”中,有一對搭檔格外引人注目。他們是無錫輕工業學院的同班同學,57年前從上海乘同一輛列車,歷時數日顛簸到了貴州,一個去了貴州茅臺,一個到了貴州安酒……從此二人扎根貴州,為貴州乃至中國酒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便是被此次品鑒會稱為風云“季慧”組合的茅臺集團原總工程師季克良、安酒集團原總工程師金慧元。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昔日風華正茂,揮斥方遒的老同學57年后再次聚首貴州安酒廠。當金慧元被媒體問及跟季克良見面后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時,金老脫口而出,“我希望他永遠健康”。在共同經歷并見證了中國酒業由披荊斬棘、艱苦奮斗,到波瀾壯闊、迅猛發展數的幾十年之后,這兩位酒業泰山北斗早已回歸最初的質樸。
貴州安酒起源于1930年,早在上世紀50年代便與貴州茅臺一起榮獲全國第一屆釀酒大會“甲級酒”,成為“貴州省兩大歷史名酒”。如果說57年前年輕的季克良、金慧元義無反顧的奔赴是時代的召喚,那么57年后分別成為酒業泰斗的兩位大師在貴州安酒廠的再次“風云季慧”,怎么看也推不開緣分的糾纏。這大概就是中國白酒工業發展史的縮影。
安酒驚艷、舉杯稱奇
此次貴州安酒專家品鑒會嚴格按照品鑒流程、品鑒標準有條不紊地展開。與會專家一絲不茍、嚴謹務實的專業態度給媒體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觀色、聞香、品味、定格、書寫評語,每一步都非常規范專業,一俯一仰都展現了大師的風采。
經過反復品鑒,白酒大師季克良表示:“安酒酒體很好,非常干凈,口感突出,各具特色,醬香白酒風格典型。”在肯定了貴州安酒的品質之后,他還誠懇地鼓勵到,“安酒要把握好醬香酒的發展機遇”。
貴州省釀酒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白酒專家呂云懷認為“貴州安酒酒體具有‘綿、爽、甜、長’的獨特風格。醬酒起源于茅臺,貴州安酒立足習水產區,能做出這些獨具特色的醬酒,我很欣慰。”
中國知名白酒專家、安酒集團原總工程師金慧元的評價則更加充滿期望,他說,“安酒酒體干凈、醬香優雅,醇和綿柔,入口豐滿,回味悠長,醬香風格突出,安酒發展大有希望。”
最后,品鑒會專家組經過反復推敲和綜合評定,一致認為貴州安酒“微黃透明、醬香突出,陳香舒適,酒體醇厚、圓潤協調、空杯留香持久,大曲醬香酒風格明顯。”這些評語是專家組對貴州安酒的高度認可,也是對貴州安酒未來發展的殷切期待。
厚積薄發、水到渠成
“貴州安酒,這酒講究”,隨著姜文代言貴州安酒的廣告牌遍布高鐵、機場,“貴州安酒,這酒講究”便成為市場和消費者對貴州安酒的廣泛認知和深刻感受。在醬酒風起云涌的熱潮之下,貴州安酒又是怎么在短短時間內便引發市場關注、專家肯定的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樣,得到白酒專家一致認可的貴州安酒也非一日之功。“貴州安酒,這酒講究”,首先體現在其悠久的釀造歷史和不曾斷代的文化傳承上。作為“貴州兩大歷史名酒”之一的貴州安酒,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便已具雛形并深受人們青睞,被親切地稱作“安茅”。
歷經多年積淀,如今的貴州安酒已有近2萬噸的大曲醬香基酒儲備。正在啟動的“安酒赤水酒谷”項目總投資超過100億,將實現年產3萬噸大曲醬香制酒、6萬噸優質高溫大曲,與18萬噸陶壇儲酒的綜合體量。
隨著貴州安酒“凝心聚力·百日會戰” 活動深入進行,專家品鑒會圓滿落幕,以及即將迎來的建廠70周年,生產、市場、品牌等全方位進行賦能,勢如破竹的貴州安酒以老名酒底蘊,輔以系列營銷、品牌動作,正在迸發出耀眼光芒。相信貴州安酒在正確的道路上一路奔跑,未來的發展前景充滿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