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綱要指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這就意味著,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頂層設計基本完成,推動實施這一戰略的總體方針已經明確。
京津冀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優勢漸漸地凸現出來,對于京津冀區域內的酒類行業發展來說,其中蘊含著重大的機遇與挑戰。
京津冀一體化 冀酒重生的強心劑
一、衡水老白干 把握“京津冀”機遇 實現跨越式發展
衡水老白干的發展戰略與京津冀一體化大方向不謀而合。在產品營銷戰略上,衡水老白干酒業在全國實施了“衡水老白干”和“十八酒坊”雙品牌戰略;在市場營銷戰略上,衡水老白干實施從“大華北”到“全國化”的發展戰略。此外,早在2012年,公司就把天津作為衡水老白干的重點培育市場,為天津市場提供“三好產品”—好品牌、好品質、好服務。首先,“十八酒坊”作為衡水老白干的明星產品在天津得到了各界普遍認可和推廣,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其次,衡水老白干始終以產品質量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長期以來始終堅持將優質的產品提供給大家;第三,注重服務,傳統渠道和新型渠道并重,有效地增強了環境適應力和市場競爭力。
衡水老白干釀酒集團天津分公司總經理葛運獻表示,在京津冀一體化到來的同時,衡水老白干做好了準備,以提供“三好產品”為己任,以服務市場為導向,把握歷史機遇,實現企業跨越發展,更好地回饋社會
衡水老白干的主要市場集中在河北省及周邊地區,近來來,企業依然把重點放到了大眾酒上,主攻對象包括商務人士和普通老百姓。從渠道方面來看,衡水老白干加強了網絡下沉和渠道深耕的工作,對鄉鎮等市場很重視。從品牌影響力上來看,該企業上半年一直分階段地開展主題營銷活動,以進一步提高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影響力。對于區域強勢企業來說,只要產品足夠強勢,并把控好根據地市場的渠道,就會有不錯的業績表現。
二、長城桑干酒莊 借助京津冀二次飛躍
河北懷來的長城桑干酒莊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踐行者,葡萄酒產業的特色讓它從一開始就需要京津冀多地聯動配合才能讓產業鏈順暢貫通,河北懷來種植、北京研發、京津冀乃至全國銷售。對于長城桑干酒莊而言,它將借助京津冀二次起飛,而對于整個京津冀葡萄酒產業而言,將面臨又一次的產業蛻變。
葡萄酒人才方面,三地今年將共同推進人才互通互融,互準互認,共享共建。許多曾經選擇“北上廣”就業的河北人才,也開始逐漸回流河北就業創業,這將為酒莊帶來更多的優質葡萄酒行業從業人員和人才貯備資源。
在產業資源方面,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區域資源環境,特別是水資源、大氣環境承載力等為約束,嚴格劃定保障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紅線,明確城鎮發展邊界,合作推進“環首都國家公園”和區域性生態廊道建設。
此外,京津地區葡萄產業的基礎設施配套較完備,擁有眾多的培訓基地、網上網下的銷售渠道,眾多葡萄研究所、科學實驗室,學術、科技、國際資源豐富,為長城桑干酒莊的持續、高效發展提供戰略性的空間。
而在運輸方面,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在加快建立“網絡化、低碳化、安全化”的區域交通運輸體系,提升天津、石家莊等中心城市的客貨運樞紐地位,將會極大推進中糧長城桑干酒莊銷售渠道布局,并提高長城桑干酒莊產品的運輸效率和能力。
長城桑干酒莊總經理何家馗表示,中糧長城桑干酒莊將會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所帶來的紅利,如葡萄酒莊產業帶路網建設、交通場站、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和環境景觀打造工程等項目,為桑干酒莊自身發展帶來更多資源和動力。
三、華潤雪花(秦皇島)啤酒優化產業結構
產業轉移是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的必然之義,但是,什么樣的產業、如何轉移仍是備受爭議的話題。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北京首批207家外遷企業名單已披露,據傳這些企業幾乎都是“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業,虛席以待的河北省和天津市并不樂意接收。
華潤雪花(秦皇島)啤酒巧妙合理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華潤雪花啤酒(秦皇島)有限公司位于秦皇島市城市區,由于設備陳舊,無法滿足當前市場需求,企業決定增資進行退城進郊搬遷擴能項目建設,采用先進的啤酒釀造技術和設備,建設國內先進水平的啤酒生產線。項目總投資8億元,一期建設規模為啤酒設計生產能力20萬千升每年。
河北酒企借力山東市場走出去
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山東德州建設京津冀產業承接、科技成果轉化、優質農產品供應、勞動力輸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酒類行業是一個市場化程度非常高的行業,但行業和市場還是處于相對封閉、分割、區域性較強的局面,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廠家從自己市場開放的策略方面特別強調區域性,把經銷商封閉在某個市場內。而區域協同發展首先要打破之前的畫地為牢、區域分割,使有能力的經銷商能夠走出去,做大做強。
河北省酒糖副食流通協會會長楊景立說,實現京津冀酒業一體化首先要創造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促進生產要素和市場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加強省(市)之間的協調,推動解決發展過程中相互關聯的重大問題;動員和組織社會各界共同關注、關心、支持和推進京津冀地區酒類產業發展;積極與兄弟省市行業組織建立廣泛的聯系,為本區域企業拓展外埠市場搭建良好平臺;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搜集整理各方面酒類政策、產業、市場的信息,不定期交流,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酒企業的京津冀一體化應該是形成產業優勢,利用產業優勢去打造產業集群,通過產業集群推動企業在產業當中釋能,推動京津冀在酒業中的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