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晚間,通葡股份發布重大資產重組繼續停牌公告,公司擬以現金收購兩家無關聯標的公司,其中一家是酒水銷售類電子商務公司,另一家標的公司資產仍在商討之中。
公司方面稱,目前,因審計、評估工作正在推進中,重組方案需作進一步研究論證,暫不能形成重組預案并復牌。預計繼續停牌時間不超過1個月。
收購電商平臺公司,也是通葡股份開拓渠道的一種舉措。根據通葡股份今年三季報,1-9月,公司實現營收5914.51萬元,同比增長10.9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0.03萬元,同比下降37.36%。
值得關注的是,通葡股份在2013年年報中曾制定了2014年銷售計劃,目標是全年銷售達到1.2億元,利潤實現960萬元。然而,前三季度過去了,與目標相比,營收尚未過半,利潤更是相距甚遠。
在渠道方面,公司曾表示,要充分挖掘東北市場,積極拓展全國市場,利用上市公司資本平臺優勢全方位整合渠道資源,并開展OTO微終端等行業創新業務。
隨著三公消費受限等政策影響,包括葡萄酒在內的酒類行業均遭遇寒冬,保住已有份額已成當務之急,在此基礎上才能談發展。
在這樣的情況下,運作成本相對較低、同時具有全國市場屬性的酒類電商平臺,就格外吸引酒企的關注。例如,酒仙網、中酒網等專業酒類電商平臺,業績增長速度較快。
日前,一家專業的進口葡萄酒B2C網站——紅酒客,正式登陸上海股交中心股份轉讓系統,意味著邁出了對接資本市場的第一步。目前,該平臺擁有超過100萬的注冊會員,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提供全球葡萄酒采購服務。
不過,也有部分酒企沒有把電商當作主力渠道來推,比如聯想旗下的佳沃集團,自去年11月進軍葡萄酒市場后,一直通過在全國各地舉辦品鑒會來開拓市場。
佳沃集團總裁陳紹鵬向本報記者介紹,公司在即飲渠道、政商消費和高端酒店等傳統渠道確實沒有優勢,同時公司剛進入該領域僅一年,品牌認知尚不支持電商等新型渠道,“所以,目前佳沃仍需通過舉辦品鑒會這種苦活累活來積累消費者。”
在行業調整期,消費習慣在發生著細微變化,白酒、紅酒作為大眾消費品,電商渠道也逐漸被消費者接受。“但是,酒類電商平臺要生存,它必須用更低的價格去吸引用戶,這就必然會沖擊酒類品牌原有的價格體系。”一位酒業人士如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