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以糧谷為原料開放式多菌種共酵的蒸餾酒,因此,酒行業中一直流傳這樣一句話:大自然才是最好的釀酒師,人只是發現了美酒而已。
01、“生態”是中國酒行業的立身之本
今年年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的特別致辭中強調:“中國將繼續促進可持續發展。中國將全面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將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
中國環境的發展與保護也擁有了硬指標——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也是對國內的動員令。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各行各業行動起來,為保護人類的共同家園、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而在酒行業中,“雙碳理念”與中國酒行業的發展方向高度契合。當下,中國酒類消費市場已經進入了品質消費階段。站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上,白酒產業則進入了風味與健康、自然生態和釀酒微生態“雙表達”的時代。
仁懷之于醬香酒茅臺,瀘州之于濃香酒瀘州老窖,汾陽之于清香酒汾酒,中國白酒依天而生、據地而釀,生態環境對于中國白酒產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不少白酒品牌都直接以區域為名,綠色發展、自然生態是中國白酒的過去,更是中國白酒的未來。
02、酒行業,該如何理解“生態”?
生態在當下受到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酒行業應該如何定義生態?從廣義的角度上來說,生態是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狀態,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使之處于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認為,生態對于酒行業的重要性,有三個層次不可回避的必然關注點:
一是生存環境。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2021年全球自然災害頻仍。也許這些都是大自然對人類過度攫取生態資源、卻少于保護、回饋的懲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生存環境改變了,其它所有的環境都將被改變。
二是產業環境。我們都知道,中國白酒是世界上唯一開放式多微共酵的蒸餾酒,生態造就了產區,成就了千姿百態的風味,是我們的產業生命之源,自然生態不僅決定著中國白酒的品質,更是賦予了中國白酒釀新貯陳、品質升級、永續傳承的生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是政策環境。進入新時代,我國率先提出了“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僅關乎環境保護、綠色發展領域,同時也牽動著一系列領域轉型升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正在成為各行各業遵循的發展路徑。
生存環境對酒類產業而言是被動環境,政策環境是為了適應生存環境變化的主動環境,而產業環境是我們自己能夠把握的有為環境。宋書玉認為:“只要我們去努力改變和有所作為,就能把握產業發展的命脈”。
03、酒行業,如何實現“雙碳目標”?
安徽迎駕集團總裁倪永培認為:“生態釀造是必由之路”。站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放眼白酒生產領域,只有把握住了生態與生產的關系,將碳達峰、碳中和的概念放在心中,并落實到具體的工作實踐中,才能使中國酒行業發展得更健康、更長久。
據《中國酒業》了解,迎駕所處的霍山縣是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世界美酒特色產區、中西部第一個國家級生態縣、首批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中國天然氧吧縣、中國好水縣。位于北緯30度線中國白酒名酒帶上,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全年相對氣溫15—20℃,森林覆蓋率達76%以上、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高于世衛組織標準40-60倍。得天獨厚的生態產區,為釀酒微生物的生長繁衍提供了稀缺的自然環境,構筑了釀造好酒的環境前提。
早在本世紀初,地處霍山縣的迎駕便確立了走綠色、生態發展的道路,每年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當地的環境保護。
迎駕依托霍山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根據釀酒規律,探索中國白酒的生態之道,逐漸形成了“生態產區——構筑釀酒環境前提;生態剮水——打造釀酒水源基地;生態釀藝——創新釀酒技術體系;生態循環——突顯酒企社會責任;生態洞藏——錘煉迎駕酒體風格;生態消費——賦能國人健康生活”六位一體的生態體系,致力于打造中國生態白酒領軍品牌。
生態,說起來抽象,做起來不易。迎駕坐擁優良的生態環境,既是受益者,更是維護者和創造者。如今,迎駕已經投資建成了符合雙碳目標的生態循環系統:用曲酒釀造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廢液、廢水發酵產生沼氣,用沼氣燃燒鍋爐,一年燃燒沼氣可節約煤炭1萬2千余噸;釀造過程中產生的廢糟烘干后粉碎作為飼料;釀造車間的屋頂全部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年光伏發電量可達2000萬度。
此外,迎駕正在建設中的迎香生物質能源熱能中心,投產后可把原燃煤鍋爐停掉,全部使用生物質能源,每年可節能減排標煤4萬余噸,減排二氧化碳10萬噸。同時可帶動10個鄉鎮從事農、林三剩物的收儲運工作及上下游配套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迎駕從產前、產中到產后創新了一條完備的“生態循環體系”,走出了一條節能、環保、經濟、高效的綠色經濟發展之路,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國家級綠色工廠。生態的,才是高端的。如今,霍山縣人民政府與迎駕酒業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順勢而為,積極主動擁抱新時代、擁抱消費升級,以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綠色生態美酒為己任,致力于生態釀造的研究、開發與實踐。為白酒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04、酒行業,產區集群綜合利用更有前途
除了以迎駕為代表的白酒企業,寧夏賀蘭山東麓的葡萄酒產業集群也一直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下進行探索。寧夏賀蘭山東麓的葡萄酒產業集群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一直致力于加強黃河灘區治理,把產業發展與生態恢復結合起來,把大自然的饋贈更好地轉化為生產力,擦亮“塞上江南”的金字招牌。去年,國家領導人對該產區葡萄酒產業的考察更為全行業帶來信心與動力。
以產區內的農墾企業為例:今年初,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出爐,寧夏農墾迅速行動,制定了玉泉營葡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預計2025年建成以玉泉營農場和黃羊灘農場為中心,輻射周邊農場和鄉村的葡萄產業集群,打造玉泉營葡萄酒歷史文化風情小鎮,建成葡萄與葡萄酒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先行示范區;計劃到2025年集團葡萄產業打造賀蘭山東麓集中連片10萬畝高標準葡萄產業核心區,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高標準葡萄示范基地。同時,引進葡萄酒輔料、包裝物、葡萄籽、皮渣、葡萄藤等綜合利用清潔生產加工項目,延伸產業鏈,打造西夏王綠色生態葡萄酒及衍生品加工園區。
“我們還對項目區內現有建筑、環境、基礎設施等優先進行改造提升,增強現有建設區的服務功能與整體風貌。根據產業發展及招商引資情況,逐步新建葡萄酒博覽館、葡萄交易中心、休閑旅游設施等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除此之外,全面完成自治區下達的任務,對新植葡萄基地和低質低產園改造,全部按智慧園、標準園建設,形成葡萄產業機械化、智能化、節約化發展。對公投公管的新植葡萄基地給予1:1配套建設資金補助,對沒有收成的前三年每年給予700元/畝的補助;對公投公管低質低產園改造給予1000元/畝的補助。通過政策扶持,利用5年左右時間,將農墾葡萄基地全面打造成為標準化優質葡萄園示范基地。高質量發展規劃與實施正在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全面展開。
美酒早于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大自然是最好的釀酒師,一旦自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一旦微生態釀造環境受到損壞,美酒釀造將無法進行。構建清潔低碳的酒類產業生態釀造體系,促使酒類產業向綠色生態發展全面轉型,是行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本文選自《中國酒業》雜志2021年第11期)(原標題:高質量發展“雙碳指標”下,酒業是喜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