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茅臺集團首屆白金封壇大典在酒都仁懷舉行。據了解,茅臺集團此次推出的白金封壇酒分為國品和國藏兩種,有5L、50L、150L、250L、500L、1000L,滿足了消費者對不同價位、不同規格封壇酒的需求。據茅臺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受限于茅臺集團醬香老酒的稀缺產量,茅臺集團今年僅限量推出1000個封壇酒席位。
除了白金封壇酒,大家一定還記得在重慶秋交會上搶眼的三人炫,兩斤裝/瓶,以138元的價格買一送一。再近一點,今年的雙十一,電商們的口水戰蓋過了銷售業績的風頭,但一款名為汾酒一壇香的壇裝酒卻在酒仙網上以“銷量冠軍”的名義出現。
關于“大酒小酒兩頭跑”的話題,不管是《中國酒業報導》還是糖酒快訊網,都已經探討過多次,而且行業對于其的關注度也相對高漲。但目前,隨著洋河在其官網上以征集的形式向小酒市場發力時,三人炫已經變成酒仙網的指定輸入產品時,德山小秘的熱銷將企業原計劃用德山秘藏大酒帶動小酒銷售的計劃完全顛倒時,華澤珍酒的3L裝“珍酒2009封壇酒”以“惠民工程”的名義引來瘋搶……關于大酒與小酒的話題又被翻出來,不過,這一次不再是對戰,而是趨勢。
大酒不再是只有收藏屬性
“其實對于大酒的需求,更多還是聚焦在收藏上。”這是以前記者在走訪市場時,聽到經銷商與業內人士說得最多的話。但如果按照大酒的定義:公斤級酒、壇裝酒,容量在1000ml或者以上,三人炫與珍酒的封壇酒就已經打破了這道“界限”。
據記者了解,三人炫與珍酒封壇更多的并不是在強化其收藏屬性,而是性價比與個性。當行業將目光聚焦在三人炫的成本時,其在酒仙網上較高的點擊率與在秋交會后引爆的購買需求,更是讓大酒不再以收藏的名義出現。
“其實,大酒對于酒企來說,更多的是強化品牌、消化庫存、造勢與吸眼球。”一位業內人士點評道,“之所以會在現在形成一股風,實則是酒企單靠一斤裝的常規產品很難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與消費主權時代之下強調產品性價比的需求。”
“大壇酒或者是壇裝酒在目前應該是以性價比與個性化的角度出現,收藏畢竟在白酒的份額占比不大,而且不是所有的白酒品牌都有實力進軍‘收藏’。那么此時,類似于像三人炫與珍酒的惠民戰略,就是一個將我們認知中的大酒進行更加細致地切分。”貴州成龍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牛國軍說道,在他看來,小酒在這個細分的過程中越演越烈,大酒必然會因為一些重點企業打造的重點產品對此進行具有象征意義地細分。
小酒也不能抓住青春不放
記得在秋交會茅臺的“點醬”活動中,以產品多元化組合的形式,將不同容量、定位不同人群的漢醬、仁酒、王子與迎賓進行組合。“這種有強大品牌做背書,再針對大眾市場的細分,產品上輔以多元化選擇與組合,這對消費者來說就是便利。”現場一位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此時,小王子酒以小酒的形式出現,這種感覺不會是刻意地迎合某種趨勢,而是針對人群、渠道細分之后的多點組合。”
在一個產品線較全的體系中,小酒并不是閃光點,相對于刻意打造小酒,以青春、時尚等搶眼方式推出小酒的企業,這種方式與小酒的常規操作有些背離。
“我們之所以感覺有些陌生,實則是因為小酒在去年與今年大部分時間中,都以青春、時尚亮相。那么我認為一個款合理的小酒應該是屬于渠道的,或者是說屬于某一類渠道的。”北京一位牛欄山經銷商對記者說道,“現在小酒有這種趨勢,專屬電商渠道的、專屬餐飲渠道的等等。如果小酒還在抓住青春不放,還不落地,那么會有更多的小酒只會是曇花一現。因為單一種類下的細分中,只會有1-2個產品能成為經典。”
江小白掌門人陶石泉也曾表示,江小白的目標群體應是一個指向精準的、愛好文藝的青春人群。“而在這基礎上,特別是在重慶、湖南、四川等地,江小白并不能動搖多少歪嘴郎的份額。只能說,在一些消費人群重合的地方,會有拼搶。”重慶一位歪嘴郎經銷商對記者說道。
其實,在記者采訪的很多經銷商中,他們大多認可小酒與大酒的趨勢,但較以前而言,他們更加冷靜與理性:“品類的細分就如同市場上品牌的層出不窮,這是商業規律。只不過,在產品、品類、度數、口感與香型等維度的不斷演變,白酒行業才會有更多的橫切面去面向消費者。對于某一個時段里相對較熱的產品與度數,我們應該報以冷靜的思考與綜合的比較——跟風不是調整時期中經銷商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