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晚,王濤和幾位酒友相約來到天馬路,逛了幾家商店,幾人仍未選購到大家滿意的酒。在王濤的提議下,他們走進附近一散酒坊購得一公斤價約100元的散酒。
他們或許不知,就在前幾日,地區酒類專賣管理局和酒類協會,首次對哈密的55家散酒經營戶進行了培訓,杜絕在更早之前的檢查中,發現的以次充好、資質不全、衛生不達標的現象。
高端白酒消費下降散酒受親睞
“隨著限制‘三公消費’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實,2013年的高端白酒消費有已明顯下滑,而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高端白酒消費至少下降了30%。單位團購明顯減少,個人白酒消費已逐步回歸理性。”地區酒類專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說。與此同時,中低端酒消費較好,在業界已既成事實,且銷售量呈上升趨勢,而散裝白酒即屬于此類。
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散裝白酒份額占整個白酒市場的20%~25%。地區酒類專賣管理局經過對55戶散酒經銷商的調查獲悉,目前售出的白酒至少達350噸。
據介紹,哈密至少有80多戶散酒經銷商。由于散酒包裝材料簡單、廣告投放少、運輸成本少等原因,利潤空間比較大,因此其市場份額呈上升狀態。
“價格優勢、實惠等特點是百姓對散酒的認知,而口感和口碑是散酒贏得市場的主要‘武器’。”工作人員說,散酒消費主力主要集中于喜好泡藥酒者,喜歡喝酒且顧及價格者、礦山企業務工人員以及中低消費者。
把好散酒市場安全關
由于在檢查中,曾發現存在經銷商以次充好,酒精度數達不到所標稱的度數,商戶資質不全,手續不全,標示不明,即產地、原料、酒精度、有效日期等不明確,或者存在商戶經營場所灰塵漫天、衛生不達標,東西碼放不規范的現場。因此,地區酒類專賣管理局和酒類協會,首次對哈密55家散酒經營戶進行了第一批培訓,引導經營者自律,建立酒類行業誠信體系,從源頭上杜絕假冒劣質酒流入哈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