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酒品類不可對比進行食品安全性評價,無論哪種工藝、香型、類型,都必然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分類不是劃分高低,是為了讓消費者更清晰產品特點。”“品類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原料、工藝、特點的區別。”“品類內部之間有等級之分。”“沒有絕對的品類優勢,時代不同,品類優勢有更迭。”
……
10月22日,飲料酒高質量發展論壇暨飲料酒領域國家標準宣貫會在勁牌有限公司召開。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勁牌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吳少勛,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杜小威,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郭新光,清華大學、江南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四川輕化工大學以及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貢酒、郎酒、劍南春、牛欄山、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中糧長城等產學研相關負責人與從業人士參加會議,宣貫會由何勇主持。
會上,宋書玉對“新國標”的出臺進行了解讀和定義:分類的目的,是以分類明確促進產品創新、讓專業的更專業、讓消費者更明白。
01、歷時六年,三大看點
最新修訂的《白酒工業術語》與《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兩項國家標準清晰界定了清香、濃香、醬香等各香型白酒的工藝特征,并規定了白酒和飲料酒相關術語和定義,明確了飲料酒分類的原則,這就是當前行業熱議的“新國標”。據悉,“新國標”將于明年6月開始實施。
微酒記者注意到,參加本次宣貫會的都是頭部高校、酒企、研究機構專業從業人士,由此可見大會與會議內容的專業性與權威性。
“新標準制訂用了六年的時間來研究、碰撞、妥協、協商。”宋書玉表示,作為酒業品質升級、產品創新和產業進步的基礎,標準體系建設對釀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轉型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微酒記者現場獲悉,“新國標”主要有三大看點,其一是明確液態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不得使用非谷物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劑;其二是調香白酒明確屬于配制酒;其三是在發酵酒、蒸餾酒、配制酒基礎上新增“露酒”這一品類。
此外,“新國標”對濃香型白酒、醬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豉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鳳香型白酒、濃醬兼香型白酒、老白干香型白酒的定義進行了調整,新增了兼香型白酒、董香型白酒、馥郁香型白酒的定義。“新國標”還對啤酒增加了工坊啤酒的定義,黃酒增加了紅曲酒的定義,葡萄酒增加了低度葡萄酒定義,氣泡葡萄酒修改為含氣葡萄酒等。
在國際蒸餾酒的內容中,“新國標”新增“風味白蘭地”、“風味威士忌”、“風味伏特加”、“風味朗姆酒”、“龍舌蘭酒”等相關術語和定義?梢哉f,“新國標”充分反映了當下乃至未來酒類消費市場的發展趨勢。
“標準是技術研發創新應用于實踐的指導,是經過實踐教訓的改進與經驗的固化。”作為大會的東道主,吳少勛在會上表示,勁牌公司作為露酒生產企業,十分重視標準在產品研發、生產等各個環節的重要性。
02、品類無高低,解讀需“標準”
10月10日,《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發布,為未來15年我國標準化發展明確了目標,凸顯了標準建設的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隨著“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規劃的貫徹落實,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食品產業創新發展,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食品產業創新發展,保障人民健康、提高現代生活質量水平成為食品行業尤其是白酒行業的重要追求。
“標準引領產業發展,但對概念過度表達會對產業造成傷害。”宋書玉表示,宣貫會就是要讓標委會專家對于新標準給出正確的解讀,向媒體傳達正確的標準理解聲音,讓更多的消費者理解這個標準。
宋書玉認為,釀酒產業在標準建設、標準創新和標準應用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對于整個行業而言,這既蘊藏發展機遇,又將帶來更多挑戰,釀酒行業要用更加科學、現代和健全的標準體系為行業繁榮興旺、永續發展指引方位、保駕護航。
大會上,宋書玉對行業提出四大呼吁,一是立足新格局,全力推動酒業標準體系的健全完善;二是著眼新發展,全力促進酒業標準建設的跨越提升;三是放眼新未來,全力推進酒業標準創設的前瞻布局;四是聚焦新任務,全力加強酒業標準應用的落地落實。
在《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國家標準宣貫與解讀中,何勇也談到,“新國標”是讓飲料酒產品統一化,讓消費者理解通俗化,各品類之間并沒有高下之分,等級之分只存在同一品類之中。
事實上,“新國標”出臺后在業內引起強烈熱議,有關“新國標”的解讀是林林總總,各種角度也是層出不窮。此次由中國酒業協會主導的宣貫會,給出了“新國標”的“標準”解讀,而對于“新國標”帶給各飲料酒品類的機遇和挑戰,也藏在各飲料酒品類各自的賽道中。
“通過明確定義,消費者對于飲料酒所屬品類一目了然,顯然更有利強化消費者認知,保障消費者權益。”有現場參會人士對微酒記者表示,“新國標”對各自品類的“身份”給出了明確的回答,對于整個飲料酒品類所有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利好。(原標題:權威解讀“新國標”:品類只有原料、工藝、特點之別,沒有高低貴賤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