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醬香酒會持續升溫還是降溫的話題在行業內熱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兩年來,醬香酒的確很熱,可以說熱到無醬不歡。但醬酒市場想要健康、穩步、良性發展,有四大現象必須正視!
01、牌子多,品牌少
以剛剛結束的天津秋季全國糖酒會為例,盡管人氣和參會企業沒有成都春糖那樣密集,但醬酒依然是繞不開的話題。數以千計的醬酒牌子出現在不同的展區。但大多數屬于傍名牌,很多商標、名稱和包裝等極力向飛天茅臺、國臺等知名品牌靠攏,抬高身價。
由于商標注冊成本低,手續便捷,各種名目、花樣的醬酒商標橫空出世,仔細端詳,有知名度、有美譽度能稱得上醬酒品牌的少之又少。
02、一哄而上,良莠不齊
近兩年,在茅臺熱、醬酒熱的帶動下,生產企業一哄而上,減清上醬、棄濃轉醬的情況時有發生。從川貴到華中、華東、東南、東北,生產企業染醬的越來越多。再就是資本入醬源源不斷,但仔細考察,進入貴州選擇醬香酒的資本和企業很多,但真正落地的不多。
以仁懷為例,截至今年7月底,仁懷處于在營/存續狀態的酒類制造企業數量為1027家,其中,注冊資本在5000萬元以上的僅有63家,小散亂是仁懷市白酒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
在某些產區,由于生產企業的合作門檻較低,200箱甚至更少的數量都可以貼牌加工,這就使得產品質量魚目混珠、良莠不齊。
03、自身過熱,傳導不足
醬香酒熱屬于廠家和經銷商過熱,消費市場卻還沒有效激活。當前全國醬酒消費最熱的幾個省份,除了貴州、廣東、河南、山東外,其他省份沒有很熱。
在高額利潤驅動下,廠商熱情高漲,爭相染醬,但消費者終端并沒有同步熱起來。也就是說醬酒熱仍處于渠道熱的階段,沒有傳導到消費端,存在配額稀缺的渠道危機。
04、泥沙俱下,亂象頻發
在利益的驅動下,與醬香酒熱同步出現的是泥沙俱下,品牌雜亂、品質不穩、人才堪憂等成為現實。
豪華包裝內裝著劣質酒,包裝比酒貴,碎沙串沙產品當成坤沙賣,同一個企業同樣的品質貼上不同的商標能賣出幾十個懸殊的價格,尤其是串沙酒不僅挫傷了消費信心,還損傷了一個產區的聲譽,長此以來其危害是致命的。
雖然在醬酒熱的大潮下,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醬酒品牌,但是市場一直在尋找品質好、品牌好的醬香酒。所以,無論是從產品規模還是品牌規模,醬香酒品牌化發展依然處于初級階段,要謹慎理性應對當前的“醬酒熱”,更要防四大現象帶來的隱患后果。
隨著全國各地醬香酒企業潛心研發釀造優質產品,同時受氣候、土壤、微生物、工藝等因素的影響,不同企業釀造的醬酒會有不同的特質,風味也不盡相同,但它們都屬于好醬香酒。只要是耐得住寂寞,堅守品質匠心,這些醬香以及帶有醬酒口感的兼香產品,也會百花齊放、各美其美。(原標題:醬香酒市場的四大怪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