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BC報道,葡萄酒行業協會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預測2016年的世界葡萄酒總產量將下降到四年最低,因為惡劣天氣影響了法國和南美的葡萄酒產出。
OIV預測今年葡萄酒產量為259百萬升,同比下降5%。這將是2000年以來三大最糟糕的年頭之一。
不過店鋪里的葡萄酒價格應該不會受到影響。該組織發言人表示,“在受惡劣天氣影響的地區價格可能出現緊張,但生產商通常會保留一定的庫存來應對這一風險。”
先看最重要的葡萄酒產地。意大利作為全球最大的葡萄酒產地,OIV預測其今年產量為48.8百萬升,同比微降2%。第二大葡萄酒產地法國的產量則同比大幅下降12%,因其產地的葡萄園在今春遭受霜凍和冰雹之后,又在夏天遇到了干旱天氣。
南美的葡萄酒產量也受到了天氣的不利影響。智利產量預計同比下降21%,阿根廷下降35%,巴西同比降幅更是高達50%。南非的情況同樣不樂觀,產量跌幅預計在19%。
不過,其他新世界的狀況并不差。OIV預計澳大利亞葡萄酒產量將上升5%,新西蘭大幅上揚34%,而全球第四大葡萄酒產地美國的產量將有2%的小幅回升。
法國和智利葡萄酒產量的下降或將影響到中國葡萄酒市場。
據中國最新海關數據統計,2016年上半年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量近30百萬升,同比增長21.9%。其中,智利是散裝葡萄酒最重要的進口國,而法國仍然統治著瓶裝葡萄酒進口市場。
中國正成為全球越來越重要的葡萄酒消費國。這一消費風潮興起于10年前并快速增長,但2012年限制三公消費政策的推出使市場步入了調整期,中國葡萄酒市場迅速地從以集團消費為主的對公消費市場,轉成面向大眾為主的個人消費市場。歷經2012-2014年的大幅下跌和探底后,2015年中國的葡萄酒市場開始再度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