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聯合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食品雜志社共同舉辦的第93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第二屆中國食品科技成果交流會”將于2015年10月28日—31日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此次大會在第一屆中國食品科技成果交流會成功舉辦的基礎上又有了重大創新,不僅在中國食品科技成果展中首次增設了食品分析檢測技術展,還突破性地引入了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高峰論壇,該論壇已經成功舉辦四屆。
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以高端的規格和豐富的內容在食品行業內擁有著深遠的影響力。大會不僅邀請全國食品行業知名的專家、教授共同交流科技成果轉化的熱點、難題,還將針對企業面臨的技術瓶頸、產品創新等多方面問題進行顧問式服務。同時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單位和團隊將為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遇到的技術問題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持平臺。其參與人員包括:國家農業部、國家科技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糧食局、國家知識產權局等部門重要領導;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專利保護協會、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等行業協會負責人。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食藥總局等部門的法規制定和監管人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江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和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等高校團體和科研機構的院士和權威專家;中糧集團、光明集團、娃哈哈集團、加多寶集團、蘇食集團、北京二商集團、唐人神集團、三元集團、銀祥集團等企業的高管人員。其主要內容包括:開幕盛典及頒獎典禮——邀請國家各部委相關領導介紹食品行業發展趨勢并做大會主旨報告,同時頒發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各類大獎;主題論壇——以食品科技成果轉化政策解讀和食品安全發展狀況為大會主題,邀請各方專家學者共同為中國食品產業建言獻策;專場論壇——結合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特點,設立了酒類專場、飲料專場、調味品專場和食品機械專場4個分論壇,為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參會企業提供技術交流機會。
中國食品科技成果展將繼續以深化科技成果轉化為目標,秉承國家科教興國戰略和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為參會的科研機構和食品企業提供一個開放的空間,其最大看點就是引入了全新的食品品質分析與安全檢測技術專題展,為食品企業的品質管控和安全監管提供更加全面的技術支持、更豐富的檢測手段、更為多元的解決方案。中國食品科技成果展擁有理想的交流平臺,借助于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的眾多食品企業,必將成為我國食品產業權威的、專業的、有規模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在這里,高?蒲性核梢约铀賹崿F成果轉化,不斷促進科技創新;食品企業可以打破發展瓶頸,整合食品行業最先進的科研成果,并獲得科技進步帶來的豐厚收益。中國食品科技成果展科研團隊強大,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江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院校今年度將在第二屆中國食品科技成果交流展閃耀登場。在科研成果方面,中國食品科技成果展現有的優秀科研成果達2000余項,涉及20余個大類食品的加工新技術、新方法?萍汲晒霓D化不僅為科研院所和食品企業帶來了實際的收益,也具備全面的媒體關注,吸引了中央電視臺、人民網、新華網、新浪、搜狐、網易等媒體強烈關注。
第二屆中國食品科技成果交流會科研單位及其研究團隊介紹
第二屆中國食品科技成果交流會科技成果展中,吸引了50多個科研單位和研究團隊參加,實現了食品領域科研單位與科研團隊從科研前線走到成果交流、成果技術對接的第一線,不僅促進了科研成果的轉化,也增加了科研與企業的交流溝通。
此次科技交流會,不僅參加科研單位數目空前,每個科研單位展示的科研成果數目繁多、技術先進。比如,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此次展示技術主要有6項,分別為低溫壓榨花生油與功能性花生濃縮蛋白生產加工技術;畜禽骨素(湯)產品生產工藝工程技術;新型果蔬變溫壓差(非油炸)膨化干燥技術;甘薯全粉生產技術;石斛功能性系列產品加工技術;中式菜肴軟包裝調理食品標準化生產工程技術。江南大學食品學院主要展示7項技術,分別為:新型淀粉衍生物的創制與傳統淀粉衍生物的綠色制造;基于干法活化的食用油脫色吸附材料開發與應用;功能性益生乳酸菌高效篩選及應用關鍵技術;益生制劑及其增效技術及應用;稻米及其副產品高效增值深加工技術;淀粉深加工及應用技術;果蔬食品的高品質干燥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展示技術共10項,分別為:油茶籽油水酶法提取技術;雙乳酸菌發酵碎鮮辣椒制品工業化生產技術;即食型兔肉工業化生產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薯類酒精生產與酒糟循環高效利用技術研究與應用;即食食品質量安全控制技術;辣椒發酵食品綠色加工技術研究;冷卻肉減菌降耗生產工藝與技術研究;皮蛋現代生產新技術研究與示范;刺葡萄酒系列產品研發;豆渣多菌種多階段發酵及其系列調味品開發技術。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共展示4項技術:北京食品營養健康與檢測技術平臺建設;人類系統營養重點實驗室建設;系統營養工程中評價、測評和代謝調控研究(創新工程Ⅱ-1);系統營養工程中評價、測評和代謝調控研究(創新工程Ⅱ-2)。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共展示4項技術:熱帶亞熱帶果蔬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開發;華南特色農產品活性成分高效利用技術;南方特色糧油食品加工技術及新產品開發;桑樹資源功能物質研究與食藥用開發。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展示5項技術:早秈米生產雙歧因子IMO-900等產品關鍵技術及產品開發;高活性飼料消抗素;超聲波牛奶快速品質成分分析儀;牛奶體細胞快速檢測分析技術與裝備;新型果實生物防腐保鮮技術。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源昆蟲研究所以紫膠蟲、白蠟蟲、五倍子蚜蟲、胭脂蟲以及食用、藥用、觀賞用等資源昆蟲;塔拉、印楝、木豆、仙人掌等特種經濟植物等為對象,大力加強高新技術和開發前期研究與產業化培育,依托資源昆蟲所建立了省部級特種生物資源開發工程中心,工程中心有紫膠、生物蠟、食品級精制漂白膠等生產線,生產紫膠、生物蠟、精制漂白膠等系列產品。展示的5項技術分別為:紫膠產品深加工及應用技術;高級烷醇系列產品;油溶性胭脂蟲紅色素衍生物制備技術;余甘子系列產品綜合利用技術及產業化開發;辣木葉系列產品。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共展示11項技術,分別為:香辛料產業鏈關鍵技術與新產品開發;淀粉深加工關鍵技術與新產品開發;高品質膳食纖維及產品開發;優質復合調味品的發酵加工技術;牛羊兔草食動物肉類風味制品工業化重組加工技術;果蔬深加工及商品化處理關鍵技術;果酒果醋的發酵技術;魔芋加工技術;現代食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關鍵控制技術;食品納米化加工技術;食物資源有效成分工業化分離純化技術。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共展示4項技術:功能多肽超聲輔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助制備技術及裝備;農產品、食品品質快速無損檢測研究;食品有效成分的制備技術及裝備;食品發酵技術及生物工程裝備。中國農業科學院(西南大學)柑桔研究所展示技術為10項:NFC橙汁及其加工技術;柑桔汁胞及其加工技術;柑桔皮渣(發酵)飼料加工關鍵技術;桔瓣罐頭及其加工技術;柑桔低糖鮮香蜜餞及其加工技術;柚苷及其提取技術;黃烷酮二氫查爾酮甜味劑制取技術;檸檬鮮切片及其制取技術;酶法去皮脫囊衣新技術;柚果茶及其加工技術。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展示技術為:冷卻豬肉質量安全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發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高效富集及生產關鍵技術研究。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展示技術為6項,分別為:成品糧儲存保鮮技術和設備設施的研究開發;“中筋類”專用小麥粉生產技術成果轉化;飼用菜籽多肽加工技術中試與產業化;糧庫生態控制和安全儲藏關鍵技術研究;淀粉基生物可降解材料開發及產業化。河南大學藥學院/河南大學中藥研究所展示技術為5項:康脂膠囊;原三七膠囊;原西洋參;垂絲海棠茶;蟲草酒。南昌大學食品學院展示技術共5項,分別為:洛神花功能飲料生產關鍵技術及產;“米幫塔”仙人掌綠茶生產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開發;豆渣高值化綜合利用的研究與開發;淡水魚深加工與綜合利用;β-胡蘿卜素鈣粉的研究與開發。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展示7項技術,分別為:薯類全粉加工新技術及配套設備;玉米須袋泡飲品;有機優質富硒米;“瑪咖能”牌瑪咖片及一種能提高瑪咖品質的干燥加工技術;米糠制備葡萄糖專利技術;刺梨糖果壓片;藍莓葉茶的加工技術。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生物育種研究中心此次將展示常壓室溫等離子體高效突變設備和ARTP(常壓室溫等離子體)誘變育種儀——ARTP-IIS,并介紹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生物育種研究中心可提供的專業技術服務。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展示6項技術:豆制品加工節能減排新技術;薯類系列食品加工技術;擠壓膨化新技術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雜糧谷物高值化深加工技術;傳統豆制品加工新技術及推廣;食用菌深加工。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展示技術共9項,分別為:發酵肉制品現代化加工與質量安全控制技術;動物源性成分摻假快速檢測技術;腌臘肉制品輕簡化加工技術體系;無損檢測與質量分級技術;特殊膳食類肉制品加工技術;秋刀魚加工技術;畜禽骨血深加工技術;危害物控制技術與新工藝;人造素肉制品加工技術。
中國食品科技成果交流會優秀科研成果系列獎項獲獎名單將揭曉
由多位食品科學領域專家、學者參與,經過為期半年的評選,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優秀科研成果獎各獎項在第二屆中國食品科技成果交流會上將會隆重揭曉。
屆時將揭曉“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突出貢獻高校獎”、 “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突出貢獻科研院所獎”、“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突出貢獻企業獎”、 “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杰出科研人才獎”、 “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杰出企業家獎”。
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組委會征集到500余項優秀科研成果,涉及20余個大類食品的加工新技術、新方法,全部具備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很多技術成果都已經獲得了國家專利,迫切尋求合作企業,亟待實現技術轉化。經過權威專家對對這些創新科研成果的認真評選,會議現場同時會揭曉35項“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優秀科研成果獎”,并對一、二、三等獎的獲獎科研項目分別給予了3000元、2000元和1000元的獎勵金額,對奮斗在科研一線的優秀食品科研人員以資鼓勵,以期對中國食品產業科技創新事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此外,會議現場還設置了“創新科研成果展覽”和科研成果發布會專場,全方位展示我國食品產業科技創新成就,加大對成果的宣傳力度,尋求洽談合作,以新技術推動企業升級,實現互利共贏,加快中國食品產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