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A股市值王”貴州茅臺2020年半年報出爐。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貴州茅臺實現營收439.53億,同比增長11.31%,實現凈利潤226.02億,同比增長13.29%。
8月24日,山西汾酒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9億元,同比增長7.8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05億元,同比增長33.05%。
8月27日晚間,五糧液發布2020年半年報。報告期內,五糧液股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7.68億元,同比增長13.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8.55億元,同比增長16.28%,其中,酒類收入增長10.81%至281.67億元。
8月27日,瀘州老窖發布2020半年報,報告指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6.34億元,同比下降4.7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20億元,同比增長17.12%。
8月27日,酒鬼酒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截止2020年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22億元,同比增長1.8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5億元,同比增長18.42%。
8月28日,*ST皇臺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0.39億元,同比增長135.3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03億元,,同比增長118.47%,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
目前酒業上市公司半年報來看,只有茅臺、五糧液、汾酒、酒鬼酒、ST皇臺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瀘州老窖僅實現了凈利潤增長。其他上市企業均出現了營收與凈利潤一定程度的下滑。既然有企業能夠實現雙增長,說明消費大環境形勢見好,可為什么還會這么企業有下滑的呢?
“經濟內循環”引起內部擠壓式競爭
當前,中國經濟“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成為疫后中國經濟的新戰略方向,“經濟內循環”成為熱點話題。如此是否會對白酒再次產生深刻的影響呢?
不言自明,影響肯定會有。
從大環境來看,2020年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2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2%,降幅明顯。其中,出口7.71萬億元,下降3%;進口6.53萬億元,下降3.3%。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最重要的三駕馬車就是投資、消費與出口。尤其是自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以來,廉價勞動力、高效的生產能力讓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全球經濟一體化為中國帶來就業、稅收、產業鏈建設等多方面的發展紅利。
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世界第二大進口國,改革開放40余年來的財富積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出口創匯。然而全球疫情之下,從年初的海外的“催訂單”到“毀訂單”,中國外貿企業受到外需不振、訂單減少等問題的困擾,如今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遇到了結構性的挑戰與壓力。
相比較典型的外貿型企業,白酒企業的出口占比在整體的銷售體系中并不很高,其實很大部分白酒銷售都是在經濟內循環下完成的,就目前來說,經濟內循環應該對白酒的影響不大。但最關鍵的問題在于,經濟內循環加劇了同產業之間的內部競爭,畢竟國內市場的蛋糕就這么大,有增長就會有降低。
這就是為什么從當前的企業半年報來看,有的增長迅猛,有的降幅不少,其實就是在產品市場化的過程中,擠壓式競爭的結果。
抗擠壓必須要做好的幾點
近幾年來,“百億俱樂部”成員正在逐步擴容,高端白酒市場正在迎來量價齊升的大好局面,這一點從多家企業高端產品漲價就已經說明問題。但是,如前文所說,擠壓式增長必然會引起此消彼長的結果,一線名酒擠壓區域強勢品牌,區域強勢品牌擠壓地產龍頭,以此來實現增長。
因此,做好抗擠壓就得有應對準備,尤其是經濟內循環之下,白酒出口量減少,同時內需也在減少的情況下,擠壓式增長比的就是誰的功夫做的足,對此可以針對一下幾點:
第一,增加產品粘性。
相關數據顯示,作為白酒消費的主力人群,中國在 30—55 歲區間的人口結構在 2015 年已達到一個高峰,預計 2020 年之后會有明顯下降。正因為如此,酒類消費已進入到一個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時代。那么,滿足消費群體需求,是否意味著是完全的“迎合”?
其實并不是,作為白酒消費者,大多時候并不懂得產品的價值所在,更多的要么是依靠產品性價比,要么是受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消費,對此為了有效促進產品的銷售,就要增加產品粘性。這要從兩點做起:一是故事性,讓產品會講故事。一個有故事的產品自然會引起消費者的共鳴。茅臺“巴拿馬怒摔酒瓶”以及“保肝護肝”說已經成為白酒故事化的典型,最值得大家學習,但如何講的真切,令人信服,就需要好好下一番功夫。二是情感性,讓產品擁有人性。人是感性的動物,人區別與其它動物除了智慧外就是感情,當我們憂傷、歡快、憤怒、喜悅時都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如果有一款產品能夠承載我們的喜、怒、哀、樂,分享我們的情感人生,那這款產品將會有多大的價值,多少黏性。江小白就是充分運用了產品的情感性,打通了與年輕消費之間的壁壘,成為年輕人揮灑熱血青春的有效載體而大行其道。
第二,提升品牌競爭力。
通常都說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因此品牌對于企業不是可有可無的,更不能簡單地把品牌理解為一個名稱或者商標,品牌其實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形而外的文化工程,所以提升品牌競爭力至關重要。
品牌力的提升通常是多維度的,需要從多個方面齊頭并進,比如:硬核的產品,要想提升品牌競爭力,需要有好的產品,不管是質量上還是功效上,都要足夠硬核。還有深厚特色文化,文化是一種軟實力,可以幫助自己的企業更快建立好的市場認可度。重要的還有宣傳和推廣,高效的宣傳和推廣也可以提升品牌競爭力,還可以讓品牌在市場上的認同度加倍。
以泰山酒業的新品穩如泰山酒為例,它就是通過打造小窖文化體現品質硬核,傳播泰山文化和易經文化體現文化特色,同時通過投放央視廣告、聯姻航天,冠名高鐵、飛機等形式,形成了密集的傳播體系,這才使得穩如泰山酒一經上市,便迅速打開市場,贏得消費者口碑,這就是提升品牌競爭力的最佳結果。
第三,改變傳播方式。
當今社會,信息傳播越來越迅速。如今人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得自己想要的訊息。尤其是自媒體時代的來臨,不同環境不同位置的人,可以進行零障礙溝通,這徹底改變了許多原有的傳播方式。但是對于傳播的信息,我們并不是全盤接收,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信息,并進行篩選排除。隨著信息交流的增多,我們往往會收到各種不必要也不想要的信息,這時候,我們大可以忽視或拒接。而有時候,我們迫切的想去找尋我們需要的信息,我們可以通過網絡直接進入,這樣能方便的滿足我們自己的需要。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有的媒介平臺會根據用戶某個時間節點的信息需求推送相關的信息,這就是傳播方式一種改變。通過大數據了解用戶需求,及時為用戶提供可參照的產品信息不失為當前白酒傳播方式的一種積極變革。傳統傳播形式可能沒辦法一下子替代,同時投入產出也未必成正比,而新型傳播已經已經蔚然成風,適時改變傳播策略,不失為一種應對擠壓式增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