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業大環境下,白酒產區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廣泛關注。于企業而言,它是品牌構建的重要方法;于消費者而言,它是評判酒類品質的重要標準......中國白酒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產區培育和建設是核心。據此,不僅各大白酒企業競相發力,多地政府也深度介入來謀劃白酒藍圖。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眾多白酒產區已披露“十四五”白酒產業發展的相關規劃,這些規劃,展現出產區長遠的頂層設計,影響著白酒市場未來幾年的格局變化。
2017年11月,“世界十大烈酒產區”榜單出爐,其中中國占據六個,分別是遵義、宜賓、瀘州、呂梁、宿遷、亳州。這六大烈酒產區的背后都坐擁著名酒大佬,無論是站在消費者認知層面還是行業角度,這六大烈酒產區都可謂舉足輕重;诖,酒說匯總了中國六大烈酒產區“十四五”規劃的一些核心信息,透過它們給出的路線圖,以期能夠有益于關注白酒產業發展的所有人。
1、遵義產區:打造世界級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
隨著消費升級趨勢,醬酒品類表現突出,優質醬酒資源備受追捧,這讓醬酒的黃金產區遵義成為全行業的焦點。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釀造出卓越的醬香品質美酒,培育出茅臺、習酒、國臺、珍酒等等一大批實力醬酒企業。2020年遵義市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24.5萬千升,實現產值1165億元。
2月27日,《遵義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在遵義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中通過!毒V要》顯示:
第一,支持茅臺集團實施“三翻番、雙鞏固、雙打造”計劃,力爭打造成省內首家“世界500強”企業,支持習酒、國臺、珍酒、董酒等一批企業擴能技改,培育一批百億產值、千億市值的白酒產業,打造以茅臺集團為航母的世界醬香型白酒企業艦隊,壯大白酒產業集群。到2025年,白酒總產量達60萬千升,總產值達2500億元。
第二,強化優質資源向優質產區配置,大力疏解非生產性功能,把最優質的土地資源用于最優質的醬香型白酒生產,打造世界級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做強茅臺鎮核心產區,加速發展習酒產區、土城產區、董公寺產區、鴨溪產區、赤水產區,不斷提升產區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第三,通過開展“遵義名優白酒神州行”等活動增強白酒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規范、提升醬香型白酒生產和經營環境,促進醬香型白酒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宜賓產區:打造世界優質濃香白酒主產區
作為“在地球緯度上最適合釀造優質純正蒸餾白酒的地區”,宜賓具備打造世界級最美生態釀造環境的基礎;作為多糧濃香型白酒的發源地,宜賓坐擁全國濃香型白酒龍頭企業五糧液股份公司、敘府酒業等一批有較高知名度的濃香白酒企業,對濃香型白酒長期占據全國市場70%以上的份額具有推動和支撐作用。在宜賓,白酒產業是傳統優勢產業、核心支柱產業。2020年宜賓市白酒產業51戶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產量68.1萬千升,實現營業收入1430.8億元,利潤總額313.1億元。
3月17日,宜賓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宜賓市白酒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兑巹潯凤@示:
第一,以打造“世界優質濃香白酒主產區”為宜賓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定位,實施產業集聚戰略、質量品牌戰略、創新驅動戰略三大發展戰略,實現核心指標倍增、企業梯次優化、品牌價值彰顯三大發展目標。
到2025年,力爭產量破百萬千升,白酒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翻番;力爭五糧液營收破千億,爭創世界500強,四川酒茶集團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同時培育5戶超50億元企業以及一批十億元級、億元級企業;力爭培育多家宜賓本地白酒企業入選“川酒小金花”名錄。
第二、構建“一核多點、強鏈成圈”新格局。以五糧液產業園區為核心,以翠屏區、南溪區、敘州區、江安縣、長寧縣等點狀分布的重點白酒企業集聚小區域為多點,提高產業發展集中度,著力形成長江“零公里”最優釀酒生態圈。
第三、支持五糧液股份公司做強做優做大,形成“1+1+5+N”企業新梯次。
3、瀘州產區:打造白酒增長極
瀘州是著名的中國酒城,是濃香型白酒的發源地,孕育了以“濃香鼻祖”瀘州老窖和“醬香典范”郎酒為代表的眾多名優白酒企業。2020年瀘州全市白酒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008.4億元,實現稅金100.43億元,瀘州白酒產業園區完成營業收入1005億元,成功實現“千億白酒產業、百億酒稅、千億酒業園區”的“十三五”發展目標。
7月7日,《瀘州市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終期成果評審會召開。按照《規劃》:
第一、以圍繞“一群三區六打造”的戰略定位,打造攜(赤)河跨(長)江、濃醬翹楚的中國白酒增長極為“十四五”時期戰略定位,實現五大發展目標:實施倍增計劃,綜合質效大幅提高(到2025年,白酒產量總體穩定在200萬千升左右;營業收入達到1500億元,力爭2000億元;利潤達到300億元,稅收超過200億元,營業收入、利潤和稅收均實現翻番);產業實力明顯增強(瀘州老窖、郎酒進一步鞏固行業領先地位,成為300-500 億級龍頭企業,川酒集團站穩100億陣營,3朵小金花企業向20-50億級沖刺,十佳企業邁向10 億臺階,培育壯大其余13戶小巨人企業);創新發展實現跨越;綠色發展成效顯著;安全發展基礎夯實。
第二、按照核心帶動、分工合理、軸帶組織、融合發展的思路,加快構建“北濃南醬中支撐、一核(白酒園區發展核)三帶(長江沿岸濃香型白酒產業帶、赤水河谷醬香型白酒產業帶、沱江沿岸基酒產業帶)五組團(二郎-太平-永樂醬酒組團、茅溪醬酒組團、瀘縣濃香白酒產業組團、龍馬潭濃醬兼香基地組團、納溪酒鎮酒莊組團)”的空間布局,塑造支撐瀘州白酒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格局。
第三、支持三大頭部企業樹標引領發展、推動五十四家腰部企業趕超發展、引導廣大中小企業特色發展,以此形成“3+53+N”企業新梯次。
4、呂梁市:打造五百億級清香型白酒集聚區
這些年隨著清香品類的發展壯大,呂梁產區越來越多地被提及。在中國乃至世界酒業的版圖上,山西呂梁及其出產的清香白酒,一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20年呂梁市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14.85萬千升,在6大產區中位居第5位,與瀘州產區產量相差近180萬千升。產區內共有釀酒企業72戶,除百億汾酒外,還有汾杏、汾陽王、青花瓷酒業等年產能超1萬千升的企業,規劃產能2000千升的山西杏花利民酒業等中等規模本地酒企,以及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3萬千升的紅星六曲香分公司、牛欄山呂梁基地。
2月23日,呂梁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批準《呂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綱要》顯示:
第一、實施“酒+”融合發展戰略,做強山西(汾陽·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覽會、“杏花村”論壇等品牌,加快建設杏花村酒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
第二、以汾酒集團為龍頭,推動國家級白酒檢測檢驗中心、國家級白酒交易會展中心建設,打造國際馳名的清香型白酒基地和酒文化旅游勝地,經過五年的發展,形成50萬噸白酒產能,白酒產值達到500億元,旅游人次達到500萬人,同時設立基酒儲備基金,逐步成為中國最大的清香型白酒基地、酒文化旅游目的地、世界最大的白酒儲酒基地。
第三、鼓勵引導企業入園入區,突出以汾酒集團為龍頭,支持晉商酒莊、汾陽王等一批酒類企業發展壯大,將杏花村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為國家級開發區,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和世界美酒特色產區,形成多層次酒品牌競相發展、錯位互補新格局。
5、宿遷產區:打造中國酒都核心區
宿遷坐擁“三河兩湖一濕地”的絕優自然生態釀酒條件,洋河、雙溝兩大名酒均出產于此。在2012年8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酒業協會授予宿遷“中國白酒之都”的稱號。2020年宿遷市規模以上酒企實現產值288.74億元、利潤118.61億元。
2月25日,宿遷市人民政府印發了《宿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毒V要》顯示:
第一、以洋河酒廠、雙溝酒業為龍頭,大力發展高端白酒,擴大高端產品的比重和市場占有率。延伸發展發酵、蒸餾、灌裝、窖藏等智能化成套設備、包裝生產線和檢測技術設備,以及名酒古鎮、酒莊酒街等酒文化、酒旅游等新業態,打造酒全產業鏈。
第二、實施酒業倍增工程、特色酒都建設工程、“三品”提升工程(鞏固提升“洋河”品牌,做優做強“雙溝”品牌,鼓勵支持乾隆江南、御珍酒業、分金亭酒業等加強品牌建設,培育知名品牌梯隊)、酒文化傳承工程、酒旅游發展工程、酒產區保護工程來推進中國酒都建設。
第三、洋河新區,做強“中國酒都”品牌,打造首個國家 5A 級白酒文化旅游景區和華東地區首席酒文化體驗區,要立足“綠色酒都、田園新城”定位,打造中國酒都核心區。
6、亳州產區:建設華夏酒城
亳州有“江淮糧倉”美譽,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為當地釀酒提供特有的釀酒原糧。5000多年的釀酒史,得天獨厚的生態釀酒環境,造就了以古井貢代表的亳州名酒品牌。截至2020年底,亳州市規上白酒工業總產值為141.4億元、同比增長4.2%;實現增加值66.5億元、同比增長5.8%;實現利潤總額25.07億元;實現稅金總額26.18億元,稅金總額占全部規模以上企業稅金總量的58.4%。
2月25日,《亳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在亳州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毒V要》顯示:構建品牌強、品質優、品種多、集群化、集約化的亳州白酒產業發展體系,鞏固亳州白酒在全省龍頭、全國第一方陣地位,建設集名酒名鎮、釀酒基地、文化傳承、康養旅游于一體的華夏酒城。力爭到2025年,白酒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300億元以上,釀酒總產量20 萬千升。
第一、強化古井集團、徽酒集團等龍頭企業帶動,到2025年,古井集團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徽酒集團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同時培育億元以上白酒企業5—8 家。
第二、塑造品牌形象,到2025年,培育申報馳名商標5個、省商標品牌示范企業10個。
第三、完善產業鏈條并促進融合發展。
通過各大產區制定的“十四五”規劃來看,這些產區將支持重點放在龍頭引領、產業鏈完善、擴充產能、跨界融合等工程上,但基于在香型發展方面的趨勢指向以及多年發展積累下來的優勢,各個產區“十四五”規劃的方向與目標則不盡相同。規劃基本定型,在接下來的發展中,白酒市場將呈現出怎樣的格局變化?我們共同期待。(原標題:“十四五”怎么干?六大烈酒產區這樣定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