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高端被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牢牢占據的情況下,次高端的烽火快要燃起。一方是茅臺、五糧液下探腰部,力推300元檔新品,另一方則是劍南春、洋河天之藍、紅花郎等傳統優勢產品的擴張,此外,區域名酒在300元檔的努力,也形成了一股新勢力。
一線名酒腰部產品、傳統次高端名酒、區域名酒高端新品,將要匯聚300元檔,形成爭雄局面。
會師300元檔
以魯酒為代表,區域名酒開始嘗試發力300元檔,而一線名酒的腰部新品也動作頻頻,再加上傳統次高端的主力品牌,幾方目標一致,在300元次高端形成會師局面。
日前,山東花冠酒業推出一款新的產品“冠群芳·柔酒大師”。據稱,冠群芳這款新品在花冠內部的戰略定位是300元價格帶的大單品。此外,魯酒“龍頭”景芝今年也推出了300元以上價位的新品——“景芝·芝香”,以實現對省內中高端價格帶的卡位。
這種紛紛發力次高端的狀況或與山東市場的消費狀況相關,據《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山東白酒消費者的價格分布情況是:101~300元價格帶消費占比最多,高達42.0%,其次是100元以下占比40.6%;再次是301~600元價格帶消費,占比為13.1%。
業界認為,花冠、景芝酒推出這一定位的新品,應是希望借此拉高產品價格,在更高層面上實現卡位,獲得競爭先機。
魯酒在發力次高端,其他名酒同樣也不落后,在陜西市場,經過多年培育,華山論劍西鳳酒20年為200~300元檔次最優秀的品牌,同樣引發了本地其他品牌對這一競爭檔的覬覦。
一線白酒巨頭茅臺、五糧液在穩穩占據800元以上超高端后,也注重對于次高端的占領。
2013年7月,五糧液推出面向腰部市場的新品五糧特頭曲系列,很快將其打造成為全國知名品系。目前,五糧特曲精品 52度穩居300元檔,成為這個檔次最為有力的競爭者之一。
2015年年3月,茅臺集團旗下賴茅酒業推出了終端零售價分別為379元和259元的賴茅傳承和賴茅重沙。業界認為,茅臺想要借此搶占次高端,此前茅臺就將原本價格超過800元的漢醬調價至300元價位帶,搶灘次高端商務消費市場。
在傳統次高端領域,劍南春、洋河天之藍、紅花郎堪稱主力品系,目前也在極力擴大影響范圍,圖謀更大的市場占有率。
業界認為,區域名酒、一線名酒腰部品系、傳統次高端匯聚300元價格帶,是看中這個領域的發展空間以及更為豐厚的利潤水平。
消費升級與戰略卡位
對圖謀300元檔次的幾方勢力來說,其背后各有市場邏輯驅動,或為補足產品體系、或為穩定傳統市場。但消費升級帶來的巨大發展空間、在競爭相對薄弱的領域進行戰略卡位,成為最直接的原由。
消費升級成為幾方勢力看中300元檔次的重要原因,根據業界的看法,除了低端酒品之外,中端100~200元檔成為白酒消費的主力。但是在消費升級的驅動下,未來300元檔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相關數據顯示,國內次高端白酒市場規模將從2015年的309億增長到2021年的433億元,這意味著次高端市場的年均增長率超過6%,對于酒企來說,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的數據,2016年1~9月白酒行業0~100元價格帶同比增長1.7%;100~300元增長16.3%,300~500元增長9.3%,500元以上增長6.1%。比較而言,300~500元檔次增速位居第二,雖然小于100~300元檔次增速,但從市場發展遠景而言,其后續增長潛力高于100~300元檔。
次高端傳統主力品牌的發展也讓諸多酒企艷羨——劍南春2015年實現營收65億元左右,同比2014年增長超過20%。目前零售價約為350元的劍南春水晶劍增速接近30%,其中北京、天津市場2016年水晶劍都增長超過50%。據稱,水晶劍在劍南春整體營收中占比頗重,這也體現了次高端的拉動能力。
之前,300元檔市場的競爭并不激烈,這讓許多酒企看到了機會。
2016年的一次會議上,瀘州老窖銷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小剛表示,中低端白酒這塊市場非常集中,而高端酒又在600元以上,現在企業再想做這高低兩端市場已經很艱難。通過與眾多平臺的合作,在這兩年的實踐和市場調研中,瀘州老窖發現有一個非常大的機會——300元檔位的市場居然是一片藍海。其實,300元檔位的白酒擁有很多消費者且缺乏充分競爭。為此,瀘州老窖強化了中檔特曲和窖齡等品牌地位,繼續實施大單品戰略。
超高端領域格局相對穩固,100~200元檔大多被區域名酒占據,對地方名酒來說,過去想要爭取300元檔力有不足,一線名酒運作腰部市場又處于培育階段。這種狀況下,重新審視次高端市場之下,幾方勢力勢必大舉進入,一決高下。
策略不同,誰拔頭籌?
盡管300元檔很快形成幾方爭雄的局面,但是基于市場基礎、策略的不同,幾方表現不一,未來誰能夠拔得這一領域的頭籌?
一線名酒對于腰部品系仍處于謹慎推進的狀態。以五糧液為例,其五糧液特頭曲系列,目前推進最快的當屬五糧頭曲系列,通過在目標市場建立營銷平臺的方式,頭曲系列結合目標市場現狀,快速推進,力求在100~200元檔建立競爭優勢。
而對于價位在300元檔次的產品,例如精品五糧特曲,則處于持續培育階段。五糧液相關經銷商表示,300元檔次有著更為豐厚的利潤空間,未來能夠為商家帶來更大發展。但次高端消費群體有限,目前仍不能立即提供大量消費,二則五糧特曲系列仍處于培育階段,發力有待于市場基礎的全面確立。
與五糧液類似,茅臺在次高端產品層面,仍未有大的動作和收獲。傳統主力次高端產品則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劍南春、紅花郎、水井坊等產品目前正在利用競品相對不多的時機,加速發展。
在區域名酒層面,未來或會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業界認為,過去區域名酒主要競爭100~200元檔,受限于自身的品牌張力,無法在次高端形成優勢。但是在主力競爭領域日趨飽和的狀況下,受消費升級的吸引,或會齊聚于次高端,試圖在此卡位,分一杯羹。
正一堂咨詢董事長楊光表示:“從戰略占位上來講,現在必須得推300元價格帶產品了,但凡想要做區域領頭羊的企業,都必須在這個價格帶上有所作為。”
在業內專家看來,這幾方勢力的優勢各有不同,最終誰能勝出將取決于多方因素。
對一線龍頭酒企而言,取決于其對腰部產品的重視程度和推進速度,能否快速在重點市場布局,能否契合區域市場突出產品特色。實際上,次高端所需的營銷資源、市場網絡與超高端不盡相同。
次高端傳統優勢品牌,面臨的問題則是能否突破重點市場,快速向其他薄弱市場挺進。
區域名酒扎堆次高端,也面臨著傳統次高端優勢品牌與一線龍頭酒企腰部產品的聯合進攻。在資本、品牌張力均不占優的情況下,能否結合地域特色與本土網絡優勢,將成為其能否成功的關鍵。
有專家建議,區域名酒想要突破300元價格帶,最終還是要做特色,與其他白酒做區隔。
楊光建議,區域名酒的次高端新品,除了要有品質與酒體特色外,還要提供對應的高端消費服務,結合地方文化考慮服務的本地化和特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