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1日,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000858.SZ,文中稱“五糧液”)——這家位于四川宜賓的濃香型白酒企業,站穩在了2000億市值,僅次于貴州茅臺(600519.SH)。
7月31日交易日盤中,五糧液股價短暫的突破了每股57元,并創造了該股復權之后的歷史最高價格,每股達到57.38元。雖然已是白酒行業第二,五糧液的總市值,仍然只有貴州茅臺的三分之一。
2017年上半年,貴州茅臺的營業收入達到242億元,凈利潤為112億元。對五糧液而言,2016年的全年營業收入245億元,凈利潤為67個億。貴州茅臺半年收入幾乎等于五糧液全年的收入。
二級市場上,投資者更多地將五糧液與貴州茅臺相比較。
一些投資者已經向五糧液發問:五糧液有計劃類似茅臺式的進行電商經營嗎?五糧液的利潤率為何與茅臺差了接近10個點?以及五糧液究竟什么時候會公布半年報?
要縮小與茅臺的差距,需要增加收入,讓利潤得以增長,五糧液的多元化品牌發展策略早在王國春時代,就已經全面開花,并在唐橋時代得以鞏固與發展。
2017年3月,五糧液迎來的新任集團一把手——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來五糧液之前,李曙光的職位是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這位四川省廳級官員在媒體面前保持了一貫低調言行的作風。
四個月之后的7月27日,李曙光在中國酒業協會主辦的《中國低度白酒發展高峰論壇》上表達了他的觀點:低度是白酒行業未來轉型升級的方向。
李曙光表示:“當前從國際國內消費大勢、產業演變規律、行業戰略布局等多維度考量,大力發展低度優質白酒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必將成為糧酒工業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作為國內最早啟動低度白酒研發的企業之一,五糧液始終堅持守陣創新、引領未來的理念。堅守純糧釀造發酵的工藝等優勢,在低度白酒研發、生產、銷售上取得專業化、規模化、系列化的發展。早在1989年第五屆國家名酒評級中25度五糧液、29度五糧液、39度五糧液等都獲得名酒稱號。”
從白酒行業競爭方向來看,53度的飛天茅臺,是京東(自營商品)上暢銷的單品,售價1299元,如果要購買,需要預約。并且,市場預測飛天茅臺的單價在下半年仍然會持續上揚。
然而52度的水晶瓶五糧液,在京東(自營商品)上售價為899元,并不需要預約,與飛天茅臺價差在400元。
從市場策略上看,如果五糧液要想在營業收入上得到大幅度提升,推銷低度酒的策略是對的,至少1980年之后出生的年輕一代,喜歡低度白酒而非烈酒的占據多數。
當經濟觀察網記者提出如何界定“低度白酒”時候,五糧液的回復是45度以下白酒都算低度白酒。按此來算,五糧液的大多數產品,都可以歸入為低度白酒系列。比如經典的39度五糧液,以及五糧液的幾十個副牌五糧春、五糧醇等等。
從市場角度來看,五糧液在白酒行業處于淡季的7月份,與中國酒業協會一起主辦低度白酒論壇,似乎在印證目前的五糧液正在把低度酒作為未來的一個重要市場策略來發展。
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宋書玉表示,市場正在推動低度白酒快速發展,1975—1980低度白酒產量不足1%,到1980—1985產量達到20%,這個包括降度酒,其實降度酒的概念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被提出,其實現在被淡忘了,1980到1990年50度以下的白酒占到總產量的50%以上,2000年至今已經占到了90%以上,其中42度的白酒,“前幾天我做了一個骨干企業的統計,突然發現42度以下的白酒接近了整個產量的50%”。
消費需求推動的白酒快速發展,消費文化、消費需求變化,社會經濟繁榮,物質精神生活品質提高,社交性飲酒成為主流,喝酒頻次增加,喝酒量提升,原本并不是好酒演變成不上頭、不口干低醉酒醒得快的核心訴求。
五糧液對低度白酒論壇非常重視,不只是五糧液集團董事長李曙光、五糧液股份公司董事長劉中國悉數出席,還有五糧液董秘彭智輔、副總經理唐伯超、證券事務代表肖祥發。
李曙光在五糧液的低度酒發展策略,能否在市場上獲得成功,這可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也許五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驗證這一切。
但是,對五糧液而言,白酒巨頭的改變,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