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茅臺集團在官網上再度刊登《關于茅臺“漲價”不實報道的聲明》:供求關系轉變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使茅臺酒市場價格自然回升實屬正常,不存在公司"提價"之說,"漲價"報道純屬捕風捉影。
該聲明進一步指出,茅臺不會干預市場價格,也無漲價意向。在7月6日召開營銷系統半年工作會上,董事長袁仁國、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分別再次重申:一是始終堅持和注重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堅持用公開、透明的方式向市場和消費者傳遞正確信息,不以"壟斷嫌疑"行為抓營銷,不以行政干預做市場。二是共同促進經銷商效益的合理回歸,不期望暴利、不追求暴利。在價格問題上,把"老百姓喝得起、承受得了"作為價格高低的重要檢驗標準。茅臺并未就漲價問題召開"內部會議","控貨"之說實屬空穴來風,吹"漲價風"更是子虛烏有。這也是繼6月3日,茅臺在官方微博之后,第二次就價格問題發布的辟謠公告。
佳釀網(公眾號:jianiang_cn)記者了解到,漲價之言并非空穴來潮。今年6月初,有消息稱:截止到今年8月份,茅臺酒商將不再使用承兌。長江證券近日就此發布的一份研報指出,按照53度飛天茅臺出廠價819元算,60%的承兌匯票相當于491元可用承兌匯票,按照4%-5%的理財年化收益率算(6個月),承兌匯票對茅臺價格影響約為10元/瓶,茅臺全面取消承兌匯票變相提高了經銷商成本,從而倒逼渠道和終端價格提升,加劇了渠道的漲價預期。
另一則有關漲價的消息是來自茅臺集團總經理李保芳在7月6日召開的茅臺酒半年營銷工作會上表示:“茅臺酒的經銷好日子又將來了,茅臺酒價格到年底可能會超過1000元(2000元就太高了),這個價位正是最適合目前消費價位,茅臺決不搞價格壟斷,太高也不合適。”
面對行業媒體有關漲價之聲報道不斷,一邊又是茅臺官方兩次發文辟謠漲價,有業內人士指出,茅臺官方否認漲價與行業媒體報道的漲價并不矛盾,問題的關鍵在于漲價是漲的什么價格。行業媒體報道的茅臺漲價前面的關鍵詞是“批發價”、“零售價”,而茅臺官方所指的是“出廠價”,事實上直指消費者的價格是零售價,經銷商面臨的是批發價,而這些概念容易混淆,這也就是為什么現在漲價與否認漲價之聲此起彼伏的原因。
茅臺否認的是自己的“出廠價”上漲,事實上近期各地茅臺一批價漲聲一片,全國各地在短短兩周的時間價格上漲了40元至50元,南方一批價兩周內上漲50元至890元。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茅臺價格在淡季加速上漲超出預期,預計中秋旺季來臨前一批價可能會超過市場目前預期900元達到930元至950元。在這種預期下,有經銷商開始囤貨,“經銷商這兩年確實賣茅臺沒賺到錢,現在就趁機希望能把終端價格漲一漲。”一名業內人士表示。
除去茅臺市場價格自然回升、承兌匯票的取消、以及下半年銷售旺季的因素外,且在茅臺官方不上漲出廠價的前提下,茅臺市場價格上漲是不可扭轉的趨勢。
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茅臺酒銷量已經完成全年計劃的64%,同比增長39%;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0%,由此判斷下半年茅臺計劃或將不足8000噸。中泰食品飲料機構認為:部分經銷商已完成全年計劃,下半年8000噸計劃較為緊缺,按照往年上半年與下半年消費1:1來匡算,下半年保守估計需要1.3萬噸,保守估計缺口在3000噸以上,批價將極有可能超過市場預期,階段性有望突破1000元。如果批發價突破1000元,在一些終端渠道,價格有望突破1200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