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都是白酒的淡季。往年這個時候,許多白酒企業開始蟄伏,期待著進入秋天之后有所作為。
然而,今年的夏天,白酒市場卻顯得有些躁動,無論是名酒,還是區域酒,都開啟了價格調整的漲價模式。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中低端白酒品牌紛紛漲價
近日,酒鬼酒向全國渠道商下發通知,自2018年7月15日起,52度高度柔和紅壇和紫壇酒鬼酒,出廠價分別提高22元和20元,終端價不變。
而在這之前,已經有多家酒企提價。
2018年6月1日,河南仰韶營銷有限公司發布價格調整通知,自6月11日零時起,對其部分產品進行提價:彩陶坊人和全國版、人和鄭州版、人之韻2018版每瓶酒上調5元。彩陶坊地利全國版、地利鄭州版、地之韻2018版每瓶酒上漲10元。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了解到,2017年11月,洛陽杜康控股也對酒祖杜康窖藏、酒祖杜康6窖區、酒祖杜康9窖區、酒祖杜康12窖區產品的渠道供貨價和建議零售價進行調整。
渠道供貨價在原有基礎上上調,其中酒祖杜康窖藏上調25元/件,酒祖杜康6窖區上調30元/件,酒祖杜康9窖區上調40元/件,酒祖杜康12窖區上調45元/件。
對經銷商價格上漲的同時,杜康控股還建議零售價在原有基礎上同比例上調。
山西汾陽王酒業有限公司鄭州市區總代理、鄭州天騰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孔祥彬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由他公司代理的汾陽王酒,是一款價格20元的光瓶酒,自去年年底開始每瓶提價5元錢。
除此之外,茅臺集團天朝上品貴人酒、口子窖、西鳳酒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價。而這些酒的價格基本上都在50元~200元,屬于中低端市場。
漲價因人工、原材料、物流成本上漲
白酒漲價是一件正常的事,但往年的漲價都集中在旺季來臨之前,且以高端白酒居多。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這一股以中低端白酒為主的漲價潮從去年中秋節前就開始了。對此,鄭州一家酒企負責人表示,價格上漲,主要因人工、釀酒原材料、倉儲物流、包裝材料等成本大幅上漲造成的。
“低端區域白酒本來利潤空間就有限,市場份額也很小,銷量提不上去成本又倒逼,無奈只能漲價了。”這名負責人說。
鄭州一名白酒經銷商表示,中低端白酒漲價,雖然有成本推動的因素,但主要是受行情利好的拉動,與消費升級有一定關系。“以都市白領為例,現在如果拿20元一瓶的酒招待朋友,估計自己不好意思,朋友也不會喝。原因是,給大家造成的心理暗示是,20元一瓶的酒肯定不會好到哪兒去。在消費升級成為大勢的時候,誰也不愿意墊底。”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同以往茅臺以百元為漲價單位相比,這些中低端的白酒漲價幅度在5元~幾十元。
“這幾年,茅臺酒不斷上漲,每一次漲價都會帶來其他酒品牌的跟風上漲。”瀘州老窖經銷商張先生說,中低端白酒的銷售價格低,利潤薄,漲價也是在這基礎上的微調,不可能成倍地漲價。
中低端白酒漲價要謹慎
有業內專家表示,中低端白酒漲價更多要考慮的是其消費群體對該產品品牌及消費價值的評估。“中低端酒的消費者對于價格變化更加敏感,因此,這部分酒企在漲價時,更應評估自己憑什么撐起上漲后的價格。”
知行力酒類戰略營銷托管咨詢機構董事長梁超認為,消費者不認同的白酒品牌,很難漲價成功:“高中低檔白酒產品,各有市場需求,這與不同消費能力有關,但無論是高、中還是低檔白酒,賣不好的雜牌酒都將會被淘汰。”
孔祥彬告訴記者,汾陽王酒本身在鄭州就是一個小眾市場,沒漲價之前湊合還能賣些。漲價之后,銷量下降了很多。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了解到,還有一些白酒品牌,為了不使自己的銷量降低,只對經銷商和零售終端商提價,而對消費者還保持原價。但這無疑削減了經銷商的利潤空間。
還有些白酒生產企業,為了保護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利益,開始向內壓縮開支,用節約下來的費用抵沖成本的上漲。比如,水井坊就曾在2017年上半年計提散酒資產減值約8000萬元。
白酒專家萬興貴認為,在成本上升擠壓中低端白酒生存空間的背景下,白酒企業一邊要適度漲價延續生存時間,另一方面也應該積極尋求新的消費定位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