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多酒企紛紛涉足釀酒糧種植產業的情況下,酒業龍頭五糧液驟然加快在這一領域的布局。最新消息顯示,五糧液在宜賓打造體量龐大的有機釀酒糧基地,規劃未來5年建成100萬畝。
一方面響應中央和地方政府號召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建設自有釀酒糧產業,另一方面,打造高標準原料、提升核心品系競爭力、形成生態化全產業鏈,這成為酒企在參與這場“釀酒糧基地自有化運動”的重要原因。
酒企力推自有化釀酒糧基地
在酒業變革、實施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諸多酒企都在推動自有化釀酒糧基地建設。
2012年,仁懷市及毗鄰地區有機高粱基地認證面積達到62萬畝(其中仁懷市30萬畝,習水縣20萬畝,金沙縣12萬畝),產量達到10萬余噸。其中貴州茅臺于2000年開始推動有機高粱基地建設,實施“公司+基地+農戶”的三級管理模式。2010年數據顯示,茅臺新建有機原料基地2萬畝,并已累計達40萬畝。
瀘州老窖在川南打造出釀酒用有機高粱基地,其高端產品“國窖1573”酒品選用的原糧都來自于基地的“糯紅高粱”,并經過了嚴格的篩選和考究的工藝流程。山東區域酒企景陽岡也在推進釀酒糧基地建設,規劃建設5000畝有機釀酒糧基地。
五糧液將這場“釀酒原料基地自有化運動”徹底推向了高潮——據本報記者得到的消息,五糧液目前已經在宜賓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帶立了2萬畝川南紅粱種植基地。根據規劃,在此基礎上,五糧液力爭2018年建成10萬畝基地、5年內建成30萬畝,并在明年啟動2-3萬畝水稻基地及10萬畝曲麥基地建設;力爭五年內建立100萬畝的釀酒專用紅粱、糯米、大米、玉米和小麥生產基地,實現釀酒專用糧食的自給率達到80%,其中紅粱自給率力爭達到100%。
記者獲悉,未來,上述100萬畝釀酒糧基地將分層分級打造為有機核心區、綠色生態示范區和訂單農戶輻射區等幾個類別。
供給側改革帶動釀酒基地建設
這場“釀酒糧基地建設”運動,既與政府推動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經濟大勢相連,也與企業自身對于原料自有化的需求息息相關。
據悉,五糧液釀酒糧基地建設,正融入宜賓地方政府推動的現代特色農業示范項目之中。根據《宜賓市“宜長興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總體規劃綱要(2017年——2018年)》顯示,宜賓市委、市政府提出集中打造“宜長興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引領帶動全市現代特色農業發展。
其中“宜長興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的規劃建設范圍為:沿宜長路、宜敘高速公路沿線從翠屏區南廣至興文縣都良壩全長100公里、公路沿線左右5公里范圍內,地域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
在茅臺打造有機釀酒糧基地、瀘州老窖推動有機高粱基地建設的背后,都有著響應中央號召、與地方政府共同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意圖。
經濟大勢之外,企業自身對于高標準原料的需求也成為這場運動的重要緣由。五糧液在“十三五”戰略規劃中,明確提出打造千億集團的目標,要再建一個10萬噸原酒的生產基地。伴隨產能的擴大,釀酒原料將面臨嚴峻的剛需壓力,建立本地釀酒專用糧基地,發展優質的釀酒原料產業,對五糧液既可有效解決優質原料的保障問題,也可解決品牌質量的支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