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為提升核心品系賣點
滿足原料需求之外,自有化釀酒糧基地帶來的另一個好處則是提升了原料標準,保障了核心產品的質量水平。
五糧液集團方面明確提出:逐步打造綠色生態釀酒原料基地,全面實現糧食基地化供應,高端產品用糧達到有機標準。
“建設釀酒糧基地,既是我們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助推經濟發展、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也是我們強化釀酒原料質量管理、建立溯源追蹤管理體系、強化食品安全生產,加強公司主業未來戰略發展布局和提升品牌競爭力的需要。”在談及發展釀酒糧基地的意義時,五糧液集團相關負責人如是表示。
通過自有化基地推進原料溯源系統,也是酒企力推基地建設的重要原因——五糧液與宜賓市政府也共同在“宜長興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推動“國家農產品安全溯源體系—五糧液釀酒專用糧追溯系統”,以此來確保釀酒原料的安全可靠。
記者注意到,包括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在內,其釀酒糧基地均主打“有機”概念,這無疑為其核心品系提升了價值賣點。以茅臺為例,公司建立并完善了包含14類167個技術標準在內的技術標準體系,涵蓋了從原料進廠到產品出廠的整個過程。針對進廠原料制定嚴格的驗收標準和驗收程序,除監控品質指標外,還嚴格按照有機產品的要求監控原料中農藥殘留等食品安全指標,所有投入茅臺酒生產的原料均不得檢出農藥殘留。
能否形成生態化全產業鏈?
在酒企掀起釀酒糧基地建設熱潮的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高端“玩法”能否成功,還取決于多個方面的因素。
實際上,目前釀酒糧基地建設主要集中于一線酒企,部分區域酒企雖有參與,但在規模、體量上與一線酒企相關基地相差甚遠。
這與大規模釀酒糧基地所需的巨額成本分不開,而一線酒企除了擁有強大的資金外,其釀酒糧基地項目往往會融入本地農業現代化改革規劃之中,得到省、市政府的支持,可有效緩解資金與成本壓力。
此外,一線酒企強大的產能消化能力是其投產大規模釀酒糧基地的保障,而高端產品的溢價能力也抵消了投產自有原料基地帶來的高成本風險。
但是作為一項周期長、投入大的項目,自有化的釀酒基地能否為酒企帶來更多價值,成為這場“釀酒糧基地自有化運動”成敗的關鍵所在。
對此,五糧液集團相關人士透露:未來將著力提升全產業鏈、全價值鏈附加值,積極推進農業與釀酒業、旅游業、康養產業、文化產業等融合發展,通過特色農產品銷售、健康休閑、旅游開發、拓展體驗等多種方式,做精核心區和示范區,努力將其打造為產業生態化、農旅一體化的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樣板,促進宜賓市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此外,五糧液還在大力推進釀酒丟糟生產有機肥料項目,以自給自足方式為糧食基地提供安全、高效、生態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