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茅臺集團承辦的第九屆中國白酒T9峰會在貴陽召開。會上,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古井、勁牌、郎酒和牛欄山的企業領導為后疫情時代的行業發展建言獻策,向行業傳遞出復蘇的積極信號。
T9峰會召開 九家酒企達成九大共識
本屆峰會以“結構、體系、方位——后疫情時代中國白酒再出發”為主題。峰會上,上述九家酒企領導達成了9大共識,為后疫情時代中國白酒產業再出發明晰了方向。
第一,產業繁榮再優化,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國白酒產業要在結構性繁榮沒有改變的周期下,在產業向優勢品牌、優勢產能、優勢產區集中的前提下,在宏觀經濟不確定、不穩定的新形勢下,在國內循環為主的國際國內雙循環新格局下,穩保國內市場,開創國際市場。
第二,六穩六保是希望,美酒佳釀新生活。中國白酒產業要在國家“六穩”“六保”主打消費能力的提升、消費意愿的釋放和消費市場的繁榮的大環境下,聯手推動產業正進入品質消費時代、美酒消費時代,倡導美好新生活。
第三,命運共同體牢樹立,和美文化齊發展。中國白酒要牢牢樹立“中國白酒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共同防范“灰犀牛”、“黑天鵝”事件帶來的行業性重大風險,繼續倡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和美文化,同心協力,競合發展,讓世界第一烈酒成為真正的世界第一。
第四,食品安全是底線,品質優良是利器。中國白酒產業要在疫情過后人們更加關注和重視健康的趨勢下,在全球經濟下行、全球疫情形勢嚴峻的挑戰下,以食品安全為底線,以品質優良為基石,集中精力、群策群力、競合發展。
第五,產區名酒互支撐,邁向世界齊發展。中國白酒產業要通過特色產區表達,構建世界名酒品質、價值表達體系。通過名酒價值提升產區價值,通過產區價值提升名酒價值,雙方互為支撐、相互成就,共同助推酒業高質量發展。
第六,保護生態是前提,合力擔當做表率。中國白酒產業是民族產業的示范者,是實體經濟的杰出代表,要肩負著造福鄉梓、保護生態、回饋社會,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的社會責任,主動擔當、積極奉獻,實現品牌提升、企業提升和產業提升。
第七,文化品質雙自信,消費文化與日新。中國白酒產業要創新消費新文化,以文化自信為前提,攜手推動中國白酒的國際化進程。從白酒悠久的歷史文化中提取時代因子,與時俱進,講好中國好文化、白酒好故事。
第八,主動觸底做調整,沉淀厚積再出發。中國白酒產業要在疫情沖擊的大變量下,主動觸底,主動調整,尋求差異化競爭;堅守定位,保持定力,塑造個性化品牌。保持強大的戰略定力,堅持品牌與品質契合,實現產品與目標消費人群的對應。
第九,領軍企業齊擔當,引領產業共發展。中國白酒產業要在此百年未有變局的時代浪潮中,不懼挑戰、主動擔當、以身作則,堅守與生俱來的共生精神和家國情懷,傳遞自信務實、合和居正、共生共贏的正能量,攜手共建共享中國白酒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生態。
洋河股份王耀:四個“+”謀新思變 四個“量”賦能蓄勢
峰會上,洋河股份董事長、黨委書記王耀發表了《以昂揚奮進的新姿態,推動中國白酒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的主題演講。
王耀認為,疫情過后消費者變得更加理性,“重健康、強體驗、品質消費”正在引領消費轉型;渠道數字化升級,白酒進入線上線下融合新時代;同時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快,頭部企業、名酒品牌將再一次引領新消費。后疫情時代的行業發展思路可以在“行業+、健康+、用戶+、伙伴+”這四個“+”里找到答案。
在王耀看來,白酒“行業+”就是要學會與趨勢共舞,迅速擺好自己的姿態,用行動創領新趨勢。而面對新生代消費群體更綠色、更健康的消費觀念,白酒企業要做到“健康+”,傳達可持續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用戶+”則是再深入,深刻了解用戶多樣化需求,與用戶建立強鏈接。“伙伴+”就是要攜手打造廠商命運共同體,實現共生共進、共贏共榮。
在談到后疫情時代白酒產業如何轉危為機、開創新局時,王耀提出要關注四個“量”:堅守“常量”,打好品質革命攻堅戰;爭取“增量”,全面提升技術創新力;深掘“流量”,堅定信心引領消費升級;擴大“音量”,集群合力營造社會形象。
瀘州老窖劉淼:以三個自信、三個體系、三個合力共建白酒高質量發展路徑
峰會現場,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作了題為《自信務實、合和居正、共生共贏--攜手共建中國白酒高質量發展行業生態》的發言,以“三個自信、三個體系、三個合力”為關鍵詞分享白酒行業如何實現品牌提升、企業提升和產業提升。
堅定“三個自信”,增強行穩致遠的發展決心。一是堅定文化自信,講好酒香四溢中國故事;二是堅定品質自信,弘揚匠心獨具中國品味;三室堅定產業自信,建設世界名酒朝圣之地。未來,白酒企業特別是名酒企業需更加自信、更加理性,以更高站位、更大作為推動產業擴張發展,讓中國白酒全面回歸在世界酒類產業中的應有位置,全面躋身世界頂級品牌之林。
構建“三個體系”,樹立享譽世界的發展雄心。一是構建文化標準體系,增進文化認同。以國家、產區、香型為單位統一實施對白酒文化的廣泛的研究與探索,避免各自為說、避免誤導內耗;二是構建質量標準體系,搶占質量高地。從頂層設計著手、從標準體系著手,著眼全球、率先站位、統一標準、統一認證、重獎重罰,率先打造起中國白酒的質量標準體系,讓白酒質量標準代表中國標準,成為世界標準;三是構建產區標準體系,整合共享資源。建議以名酒企業為首率先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頂級產區,建立產區品牌、產區標準、產區渠道,帶動產區內企業提升技術、規范標識、統一標準,實質性推進中國白酒產區的規范化、標準化和系統化。
發揮“三個合力”,書寫共生共榮的發展樣本。一是增強創新合力,成為傳統產業創新升級先行者;二是增強協作合力,成為優勢產業協同發展引領者。堅定“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發展原則,共同維護和提升中國白酒的品質形象、品牌形象、社會形象和市場形象,共同維護共贏共榮的發展大局;三是增強擔當合力,成為民族產業主動擔當示范者。作為優勢產業和民族產業,主動擔當社會責任不僅是奉獻,更是實現品牌提升、企業提升和產業提升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