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漲價潮還在持續!秶H金融報》記者今日從洋河方面獲得證實,自7月1日起,洋河將同時上調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出廠價及終端供貨價。這意味著市場早已風傳的洋河漲價行動,終于塵埃落定。
事實上,在洋河之前,瀘州老窖(55.760, -1.71, -2.98%)也已經采取了漲價舉措。而另一個企業五糧液(70.860, -1.52, -2.10%)則是在近期暫停了主力產品的供貨。不過目前來看,企業的漲價舉措還未顯著影響終端銷售價格。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線白酒淡季漲價的原因包括梳理渠道、穩定價格以及提升終端形象等。目前,白酒行業已經處于分化期,中高端產品勢頭強勁。而在未來,那些具備深厚品牌力和強大渠道力的企業將會勝出。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一線白酒紛紛漲價
對于漲價原因,洋河方面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原料成本及人工成本等不斷上漲,所以公司決定7月1日起對市場部分產品建議市場零售價進行了適當調整,但未限制經銷商的最終零售價,最終價格呈現由市場決定。
洋河漲價并非孤例,自2018年1月以來,茅臺上調了終端銷售價格上限,飛天茅臺的終端限價由1299元/瓶上漲到1499元/瓶。
首位跟隨者是瀘州老窖。6月19日,瀘州老窖52度國窖1573經典裝2014年-2017年瓶貯產品宣布漲價,其中2014年國窖1573建議零售價已與飛天茅臺相同。
而五糧液則選擇在近期暫停了主力產品的供貨,這也被視為五糧液即將提價的信號。6月23日五糧液酒類銷售有限公司下發《關于暫緩接受52度新品五糧液訂單的通知》。通知稱,從6月23日起暫緩接受500mL裝52度新品五糧液酒訂單,具體恢復接受訂單時間待定。
五糧液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因為2018年五糧液整體投放量為2萬噸,其中52度新品五糧液的客戶訂單超過全年計劃量,所以暫緩接受該品類的訂單。
7月3日中午,記者走訪位于上海第一八佰伴商圈的一家大型商超發現,500ml茅臺飛天酒的標價為1499元/瓶,500ml裝52度五糧液標價為1099元/瓶,580ml裝52度瀘州老窖1573的標價為1069元/瓶,同時也打出了“凡在活動期間購買一瓶即可獲贈50元現金”的促銷活動。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廠家漲價多是出于“饑餓營銷”,具體到零售端來看,目前白酒價格上調得并不多。
對于一線白酒紛紛漲價這一現象,白酒行業分析專家蔡學飛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茅臺價格上揚,其他名優企業為了保持和茅臺處于同一價格梯隊,核心產品價格采取跟進策略。另一方面是消費升級,名優企業利用品牌與規模優勢,拉開與三四線酒企的價格體系距離,擴大競爭優勢。
同時蔡學飛認為,一線白酒在此時提價,屬于淡季漲價。市場上素有“白酒旺季做銷量,淡季做市場”的說法,漲價主要是為了在淡季防止銷量下降給經銷商帶來壓力拋貨,影響價格體系。淡季出貨量比較好控制,主要目的是梳理渠道,穩定價格,同時提升終端形象,為下半年產品銷售做市場基礎。
行業格局分化
目前,一些白酒企業已經陸續披露部分上半年經營數據。
古井貢酒(90.950, 0.26, 0.29%)7月2日發布的2018 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2018 年上半年,其凈利潤為8.23億元-9.33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50%-70%。公司稱,本期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為營業收入的增加和產品銷售結構上移所致。
順鑫農業(35.600, 0.08, 0.23%)此前也發布公告,預計公司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為4.16億元-4.89億元,同比增長70%-100%。
前述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白酒行業的復蘇已經持續有一段時間,之后行業的旺季即將來臨,全年來看,企業的業績表現更為值得期待。不過,其一并指出,整個行業的拐點或許已至。
招商證券(13.220, -0.19, -1.42%)在最近的一份研報中指出,未來三年可能會是一個調整期,是最考驗各家酒企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三年。
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7年,白酒行業產量有所下降,為1198萬千升,同比下降11.8%。白酒行業2017年產量出現負增長的一個原因,是部分行業領頭企業打出“限量”和“提價”的旗號,著重發展中高端白酒。
該機構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盡管2017年,白酒行業整體銷售收入為5531億元,同比降低7.7%,但并不意味著行業開始走下坡路。在其看來,具有價格優勢的中高端、高端白酒發展勢頭仍然強勁,這對白酒行業的發展是一個好的信號。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在經歷了2016年以及2017年的持續復蘇后,整個白酒行業已經進入了分化階段。“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白酒當前呈現啞鈴型的品牌結構,上面是價值鈴,下面是價格鈴。名優產品不斷地漲價、控量保價,乃至進行品牌的提升,甚至很多都陷入缺貨狀態。價格鈴這塊,就是不斷地降價,不斷地促銷、優惠。”在他看來,行業分化后呈現的狀態是:名優產品出現一瓶難求的情況,而那些不知名的品牌日子則是舉步維艱。
朱丹蓬最后指出,未來整個中國的快速消費品行業都會進行分化。“這個是整個中國新生代的崛起,以及新生代的消費思維和行為發生變化而帶來的產業端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