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當世界圍棋第一人柯潔被“Al-phaGo”擊敗后,人工智能所能達到的智慧高度已經凸顯出一定蹤跡。不可否認,人工智能是繼互聯網之后,又一個影響世界的風口,未來人工智能將切實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
白酒,是人類社會最古老、最傳統的行業之一。以傳統工藝為圭臬的白酒業,面對初露曙光的人工智能,是堅守還是迎接,是一個問題。
千年工藝對撞人工智能
5月27日,世界圍棋排名第一的中國棋手柯潔完敗于“Al-phaGo”,由此引發的人工智能熱余波未了。人機大戰,是人類對人工智能新的探索與嘗試,盡管柯潔三局皆負,但不可否認,人工智能是繼互聯網之后,又一個影響世界的風口,未來人工智能將切實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
上世紀50年代后期,國內酒企就紛紛探索白酒的機械化生產,但一直沒有實現一個整體的、系統化的釀酒機械工程,機械化主要停留在包裝生產線上。大部分釀酒工廠仍舊主要依靠人力勞動,而且這樣的發展水平遠遠達不到人工智能的標準。
千年工藝,面對未來人工智能,將會有怎樣的碰撞?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可能會有三個領域受到人工智能沖擊:
其一是白酒生產智能化,改革生產線,創造智能工廠,實現從原料到裝瓶的智能化生產;其二是釀酒開發智能化,人工智能調制出的酒品會更加科學和規范;其三是市場營銷智能化,通過人工智能的大數據處理,會打通生產和營銷的前后方關聯,讓市場營銷更加精準。
業內人士眾說紛紜
對于人工智能時代,白酒行業表現出謹慎的態度。一方面,人工智能只是初露端倪,遠沒有進入實際工業化領域,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所表現出的排山倒海式的強大,又讓白酒人感到震撼。
“人工智能,我理解的就是具有不斷修復、不斷升級功能,這個太厲害了。”一位不愿具名的酒企高管說,“傳統方式培養一個大師級釀酒師,得二三十年,而人工智能一旦實現,兩三年就可以達到這個水準,可以說具有顛覆式效應。”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白酒是一個講求傳統工藝的行業,人工智能不能完全取代。“我覺得未必是趨勢,白酒行業有自身特點。”白酒營銷專家賈富春說,比如窖池內發酵情況的研究,目前生物技術還沒有發展到可以了解窖池內情況的地步,談人工智能為時尚早。
“過去釀造白酒一直強調傳統工藝,不愿意離開傳統,甚至覺得越傳統越好,巴不得千年前怎么釀酒的,現在就怎么釀酒。”瀘州老窖副總經理、中國釀酒大師張宿義曾對媒體坦言,“未來,這個行業肯定要走機械化、智能化的道路。”據悉,瀘州老窖將來預計投資74億進行技術改造,謀求實現“智能釀酒”。
“白酒釀造工藝雖然是傳統方式,但生產環節借助人工智能,這并不矛盾,一方面有利于標準化形成,減少依靠人為的目的;另一方面有利于對細節的掌握,減少人力成本。”亮劍營銷咨詢公司董事長牛恩坤認為,如果人工智能能夠進入白酒領域,可以使得生產更加科學、標準、高效,更有利于白酒走向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