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8月26日中午,歐元兌換人民幣匯率突破了8.1,1歐元折合人民幣8.134元,這意味著比兩個月前增長了5%,比去年年底增長了10%!人民幣對歐元持續走低,進口酒成本上漲態勢明顯!做進口酒的你們,利潤遭遇匯率黑洞的危機了嗎?
1、匯率破8,你被吞噬了多少利潤?
近日,小編朋友圈被歐元兌換人民幣的稅率刷屏了,更有甚者,喊出了“稅率黑洞吞掉我一年的利潤”,“我們為稅率白白打工了”!進出口貿易本身就跟稅率息息相關,但這么多人喊慘,也是“盛況空前”!為此,小編調查了解了一下具體情況。
今年7月1日,歐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是1:7.74,如果此時下單采購10萬歐元(人民幣77.4萬元人民幣)的酒,按照兩個半月的運輸周期來算,到9月26日,這批酒在海上走了一圈到中國就變成采購價81.34萬元,平白損失了近4萬元的利潤,而這占到了采購價的5%!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酒商說,匯率的一般性浮動是有預案的,大家都能應對。但是如此大規模的浮動,對于進口酒利潤的影響還是有的。小編調查了一下,對于匯率的浮動,各方反應不一。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2、運營商影響較大!你猜到了嗎?
國內近些年依賴于供應鏈做進口酒運營的酒商,一般都是通過走量來獲取整個進口酒業務板塊的優勢和利潤,因此,他們在國內的策略大多都是薄利多銷。匯率浮動,吞噬掉了他們原本就不太高的利潤。
江蘇蘇州錦鵬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姚志廣說,他們的產品在銷售達到5個貨柜之后,每箱進口價會下降5歐,但在5個貨柜之內,是沒有這項政策的。因此他們基本是加上報關、稅負之后平進平出。歐元兌換人民幣破8,將他們推向了風口浪尖。繼續出貨,一旦完不成5個貨柜,損失會很大;如果直接漲價,又擔心老客戶無法接受,造成市場連鎖反應。
3、批發商也在咬牙,漲與不漲陷入兩難
從進口酒的批發環節來看,每瓶酒一般有30%左右的毛利。而匯率波動可能會吞噬掉他們5%的凈利潤,這是很難接受的。批發環節的利潤因為匯率浮動變薄,漲不漲價,對于批發商是個兩難的選擇。
4、終端商和零售商處之泰然,不會碰觸天花板
而對于終端商和零售商來說,一般產品有1.5~2倍的毛利空間,5%的價格波動對于他們來說影響很小,而且有高就有低,從一個時段來看,這種匯率波動造成的影響,可以相互抵消,所以,不會觸碰到進口酒的價格天花板,也就影響不大。
5、“地板商”的苦日子,或者才剛剛開始
在酒商圈子里還有個圈層,他們一般都是以最低價出貨,也就是俗稱的“地板價”,而這些酒商被稱作“地板商”!比如銷售價格在30元以下的VDT等級產品的酒商。因為價格優勢才能走貨,因此不敢輕易把價格調高,一旦調高,可能就逼近了VDP這個等級。而歐元對人民幣匯率破8,極大地壓縮了他們的利潤空間,甚至賣一瓶虧一瓶。因此很多“地板商”只能對外宣稱“斷貨”!其實這種斷貨,更多是一種無奈的選擇,而按照目前匯率的走勢,可能他們的苦日子,才剛剛開始!
6、匯率作用下,進口酒價格穩定走高的態勢明顯
匯率的這種浮動,吞噬了酒商利潤,使得進口酒成本提高,順理成章,漲價也成為一種普遍的考慮。再加上供應鏈上游的酒莊價格也在正常上漲,比如法國波爾多,即使常年合作客戶,酒莊給到中國酒商的價格也有每年5%的自然增長。兩相作用下,歐洲酒整體價格呈現出了一種倒逼走高趨勢,價格穩定增長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
對此,廣州葡萄酒世家總經理徐忠澤認為,進口酒的利潤結構正在發生改變,匯率只是誘因之一,還有經濟環境、消費選擇以及碎片化的分流等。如果把進口酒的價格結構比作一座房子,高價是天花板,低價是地板,那么,很顯然中高端進口酒抗風險能力和生存能力更強。未來中國進口酒價格帶在這種作用下,會逐漸向更高拉伸,對于產品溢價能力要求也會更強,這可能會是未來幾年行業發展的一個較為明顯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