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020年,在中央反復強調“厲行節儉”的背景下,酒業掀起了一輪“高線光瓶酒”運動。
從沱牌特級T68,到百年皖酒特曲,再到古井貢酒·老瓷貢……高線光瓶酒頻出,新一輪光瓶酒潮流洶涌而來。業內專家有關“未來光瓶酒市場容量會達到1500億”的論斷,給這個領域再添了一把火。
潮涌的背后,既有消費需求之所向,也有企業穩定“塔基”的現實考量。
實際上,這不是光瓶酒的第一次潮涌,回顧過去,更有助我們看清潮流的方向。
01、來自酒業調整期的反思
2012年的“禁三公”,成為酒業調整期的分水嶺,自此以后,各大酒企的營收、利潤大幅下滑,酒業對產品方向開始反思。
據中國酒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釀酒行業超高速增長的勢頭被抑制,行業整體進入調整期。全
年行業無論是總產量、銷售收入還是利潤,其增幅比之前都出現下滑,其中,凈利潤增長僅為0.17%,遠低于此前的水平。
白酒行業調整期的來臨,被視為中國白酒從“名酒時代”轉向“民酒時代”的一個分界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諸多“名酒”消費基礎嚴重削弱,銷售額大幅下降。另一方面,部分民酒品牌卻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曾表示,雖然茅臺酒是高檔酒,成本很高,品質也很好,但中國有這么多老百姓,如果不考慮他們能否消費得起,第一違背了我們的宗旨,第二也將失去市場。
言下之意,支持行業發展大眾化消費的產品。
在這場“民酒運動”中,光瓶酒成為重要一環。在取消了過度包裝后,企業會把資源投注于產品本身。
根據酒業營銷專家、北京卓鵬戰略咨詢董事長田卓鵬的調查,2012年底到2013年,老村長、龍江、小村外、小刀、牛欄山等主流光瓶酒均達到20%以上的增速,甚至30%。
這一時期,諸多打著“民酒”旗號的光瓶酒趁勢崛起,比如西鳳375、瀘州老窖藍柔二曲等,而主打年輕消費群體的“江小白”,在這一輪運動中更是大放異彩,樹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我判斷,未來光瓶酒增速會保持在15%以上,高于整個行業平均增速,未來3~5年內,甚至有些企業可以保持30%的增速。”田卓鵬認為,光瓶酒未來將達1200億規模,零售價20~30元的產品將成為主流。
02、時勢造英雄之后的沉寂
田卓鵬就將光瓶酒的發展歷程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有業內人士向華夏酒報記者表示,上一輪民酒運動中,真正切中時代脈搏(瞄準年輕消費群體)、從無到有大獲成功、實現了全國化影響力的產品,唯有“江小白”。
2012年,江小白品牌正式推向市場,銷售額從2013年的0.5億元,4年內翻8倍達到4億元。2018年,據稱江小白的銷售額突破20億元,這樣快速的成長在酒業絕無僅有。
江小白的江湖地位,在于它俘獲了一票年輕人——據稱,此前傳統白酒只被8%的年輕人接受。
當時,傳統的光瓶酒代表同樣也得到長足發展。順鑫農業2013年業績報顯示,旗下以牛欄山酒廠為代表的白酒業銷售良好,收入達到37.4億元。
到了2019年,順鑫農業旗下白酒業務板塊營收超100億元,比2013年的成績翻了幾番。
2016年后,酒業渡過調整期,與此同時,消費升級時代來臨,一線名酒實現價值回歸。在酒業開始強分化的背景下,光瓶酒運動經歷了一段沉寂期。
03、再度潮涌,誰領風騷?
新一輪光瓶酒運動再次奔涌而來,誰又能夠綻放光彩呢?
2019年秋季糖酒會期間,舍得酒業正式推出其首款高線光瓶酒——沱牌特級T68。
瀘州老窖推出了瀘小二精釀版,價格比之前定位高;古井貢酒新推市場終端價為45元/瓶的“古井貢酒·老瓷貢”;迎駕貢酒推出70~80元價位生態迎駕……
除了這些高線光瓶酒之外,一些傳統的老款光瓶酒也開始提價。
今年5月,42度玻汾終端標牌價為49元,上調2元;53度玻汾終端標牌價為58元,上調3元。
同一時期,陜西西鳳酒對以“老綠瓶”為代表的綜合產品統一上調供貨價,據稱其調高幅度在20%~30%。
卓鵬戰略聯合創始人孫旭認為,現在名酒也布局光瓶酒,也在下沉做價格戰,汾酒、瀘州老窖等都在做光瓶酒。光瓶酒是名酒后百億、千億時代的基本盤。
資深酒業經理人陳海魚認為,傳統的“低價低質”光瓶白酒會萎縮,而“實價質優”的高線光瓶酒迎來了發展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