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居一隅、規模偏小的黃酒行業,近年來面臨著更為多元化的市場沖擊,在高端化與年輕化兩個突破方向上,也面臨著不小的障礙。
這個中國酒業江湖中歷史最為悠久、內蘊最為深厚的酒種,能否在本輪調整中改變運勢,擴大影響力和覆蓋面?
01、黃酒股齊降,打斷價值回歸進程
2020年半年報顯示,以古越龍山(600059)、會稽山(601579)、金楓酒業(600616)為首的黃酒企業,紛紛遭遇營收、凈利雙下降的局面。
8月28日晚間,古越龍山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0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6712萬元,同比下降33.87%;營業收入約為5.79億元,同比下降39.32%,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08元,同比下降38.46%。作為一家主營黃酒的企業,古越龍山的業務構成中,釀酒與其他部分占營收比例分別為98.36%和0.54%。
營收、凈利、每股收益等統統下降,“黃酒第一股”古越龍山遭遇敗績。
會稽山公布的2020年中報顯示,營業收入4.53億元,同比下降18.2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08萬元,同比下降28.7%;久抗墒找0.1元。
金楓酒業2020年中報顯示,其營業收入2.46億元,同比下降29.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62萬元,同比下降187.74%。基本每股收益-0.03元。
與2019年同期數據相比,這種下滑很明顯。
古越龍山2019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在比2018年上半年有所下降的情況下,其依然取得了營業收入9.55億元、凈利潤接近1.02億元的成績。會稽山在2019年上半年營收為5.54億元,凈利潤為6743.8萬元。
一年之間,何以下滑如此之大?
古越龍山方面在半年報中說明:營業收入變動主要系本期受疫情影響收入減少所致,而相應在此期間,古越龍山的營業成本也有所減少,證明市場推廣力度有所減弱。
按照古越龍山的說法,黃酒行業集中度較低,消費區域相對較為集中,且產品同質化及整體價格偏低,公司面臨與其他酒種的品類競爭和行業內部相互競爭的雙重壓力。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國內外經濟大環境影響,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日益加大,盡管隨著疫情防控趨勢逐步向好,社交活動有所恢復,但酒類市場總體回暖尚有一段時間,且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公司產品銷售受到較大影響。
黃酒業在2019年也有所波動,但是就當年來說,黃酒業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價值回歸。古越龍山在2019年全年實現了正向增長,而會稽山雖然略有下滑,但是幅度不大。
業內人士認為,2019年經過調整,黃酒行業產品結構和價值回歸初顯成效,產量、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均恢復上漲。
2019年,黃酒業實現產量353.1萬千升,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為173.3億元和19.3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7%和11.5%,初步實現了黃酒的價值回歸。
業內認為,無論是古越龍山、會稽山還是金楓酒業,其對區域市場依賴過大,在疫情沖擊下,比起那些已經實現了全國化的白酒品牌,其回旋余地更小,受到的負面影響自然更大,這也是造成其營收、凈利、每股收益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
02、高端化、年輕化,破解黃酒局限
集中于特定地域、在消費認知中普遍偏低,這讓黃酒始終擺脫不了“小品類”的身份標簽。
知趣文創總經理、酒類營銷專家蔡學飛認為,黃酒屬于中國傳統酒品,但銷售范圍與消費受眾主要集中在江浙滬地區,整體市場容量較小,缺乏全國性的代表品牌與明星產品。
盡管黃酒行業整體發展速度基本上與全國飲料酒相一致,但是龍頭企業的發展速度遠遠比不上白酒龍頭企業,體量也遠遠比不上白酒、啤酒。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指出,黃酒如何突圍,如何提振,如何發展,是當下亟需探求的路徑,尤其是在與消費者的溝通上、在黃酒文化的普及上、在飲用方式的傳播上做得還不夠。
為此,中國酒業協會計劃在未來五年,著力把重心放到消費者教育方面,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黃酒。
業內普遍認為,要突破黃酒的局限,只能循著消費升級的方向,按照高端化和年輕化來打造黃酒。
9月,金楓酒業透露,公司以“泛米酒”為戰略發展方向。金楓酒業近期發布的半年報也顯示,其研發費用同比增加44.74%,集中用于撐腰開運酒、清酒、米酒濁酒等新產品。金楓酒業試圖以此實現年輕化、時尚化的轉型,培育并形成公司新的增長點。
古越龍山方面曾在2019年6月提升數款產品的價格,提價幅度在8%左右。當年也曾推出高端品牌古越龍山·國釀1959,試圖打造彩超高端黃酒標桿。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古越龍山旗下中高檔酒和普通酒貢獻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6.71億元和2.68億元,前者同比微增0.9%,后者同比降幅在6%以上。
這證明其高端化戰略有了一定成效,不過與此同時,其主流品系之中超出100元的產品依然很少。
古越龍山總經理柏宏坦言,提價對古越龍山的考驗也比較大,尤其是在江浙滬以外的地區,雖然黃酒增長空間巨大,但需要消費者認可古越龍山的產品價值,一時之間消費者很難接受產品價格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