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此話放在雙節前的白酒市場也一樣合適。茅臺五糧液等最能代表“面子”的高端酒,如今已火到一酒難求,而一些主打性價比和地方鄉情的“里子酒”,卻少人問津。
高端白酒價量齊漲
“無酒非禮”這一自古便有的酒文化,至今依然未變,走親訪友,婚慶場合,重要的時刻、重要的人,都少不了好酒助陣。因此,每年的國慶中秋,都是白酒行業的“金九銀十”。而記者采訪發現,今年的市場也出現“兩極分化”現象——高端、次高端產品銷售火爆,一些100元以下的卻不怎么好賣。瀘州老窖、水井坊、五糧液、水井坊等品牌,更是從七月便開始提價,劍南春最近也將核心單品水晶劍最高標價調整到433元/瓶。限價1299元一瓶的53度飛天茅臺,終端價格更是一路狂飆,一度漲到1800元,而且至今仍一瓶難求。中低端品牌卻推出低價促銷來沖業績。據一位酒水代理商說,二三十元一瓶的白酒幾乎無人問津,“消費者覺得幾十塊的白酒不好喝,送人也拿不出手。”
有業內人士認為,本輪高端酒漲價除了原材料成本上漲、產能有限等因素,市場需求推動也是一大主要因素。隨著消費升級,自飲消費和商務消費中的高端人群不再對價格敏感,反而價格越高越能代表“面子”,越能促進購買的積極性;尤其是隨著雙節臨近,消費者走親訪友的用酒需求暴漲,另外也是婚慶的集中爆發期,出于社交、面子需求,用來作為禮品的酒類消費增多,這群消費者對品牌、檔次以及包裝精美度的整體要求也都會偏高。
挺進太廟劍指高端
從產品設計到品牌營銷均劍指高端市場的水井坊,這兩年也成為市場上的一匹黑馬。根據早前公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收8.4億,同比增長70.62%;利潤1.14億,同比增長25.66%。上周,品牌更挺進北京太廟,用一場宏大的“天工御宴”,來迎接中秋這個消費旺季。一個擁有600年傳承的古老酒坊,一個是有著600年歷史的明清皇家宗廟,兩個堪稱圖騰的元素結合在一起,顯然也搶占了文化的至高點,這在白酒圈尚屬首次,水井坊堅定走高端路線的決心也可見一斑。
活動當晚,水井坊還宣布,將公司品牌溝通戰略從“匠藝匠心”升級為“600年傳承的坊、藝、心”。事實上,“雙遺產”一直是其優勢所在——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有傳承600年的水井街酒坊遺址,而沿用至今的“水井坊酒傳統釀造技藝”又已入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成為其最新戰略的支撐點,“要講600年傳承,水井坊博物館恰好是一個實體的代表,同時也是可以去講述的、和消費者溝通的載體。” 水井坊總經理范祥福說。
為讓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遺產能像水井坊一樣傳承下去,品牌還宣布設立專項公益基金,以保護國內的非遺文化。由北京故宮文化有限公司定制的中秋贈禮“月映杯”也首次亮相,歷經12道工序精致的透月白瓷杯,也呈現出傳統技藝的匠心追求傳統的美學精髓。這種傳統而時尚的方式,能否打動一眾目標消費者?部分業內人士表示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