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瀘州老窖召開了旗下特許品牌負責人會議,經瀘州老窖與瀘州市相關職能部門共同決定,瀘州老窖將推行新的產品管理模式,新管理模式將從2016年10月1日起開始執行。有知情人士指出,瀘州老窖旗下的大部分特許品牌都已經停止生產,9月25日瀘州老窖將不再接單,同時會正式下發文件。
佳釀網(公眾號:jianiang_cn)記者了解到,瀘州老窖此次特許品牌管理模式的調整可以概括為“一個平臺、四個統一”,即成立一個新的公司,其名為“瀘州白酒金三角酒業發展有限公司”,在10月1日之后,瀘州老窖旗下所有的特許品牌將由瀘州白酒金三角酒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統一管理,包括酒源酒體統一、生產管理統一、標識標注統一、檢測平臺統一。
一、酒源酒體統一,瀘州老窖成立酒源酒體公司,在“同進同出”前提下,必須從瀘州老窖購買酒體,酒體實行定價標準統一,即酒水和成品價格執行全稅。
二、生產管理統一,瀘州老窖成立生產管理公司,派人到各酒廠現場管理、進行資源整合,其有權自行調配生產線。
三、標識標注統一,瀘州老窖旗下“濃香型白酒”產品執行國家標準,“液態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執行企業標準。
四、檢測平臺統一,瀘州老窖所有產品必須在指定平臺進行檢測。
據悉,新成立的平臺“瀘州白酒金三角酒業發展有限公司”將分為三個部門,分別是設計部、綜合部、包裝部,瀘州老窖特許品牌需要符合以下幾點要求:經營行為必須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產品品質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和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內控標準要求,品牌運營必須符合瀘州老窖的發展方向,市場形象必須有利于提升瀘州老窖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瀘州市白酒產業園主任劉淑蘭進一步表示,瀘州老窖特許品牌的灌裝生產必須在酒業園區進行,由瀘州老窖派專人負責,酒業園區提供生產場地;瀘州老窖授權的特許品牌企業,由園區平臺公司組建原酒相關的生產、儲存和供應,提供灌裝生產服務,確保質量和品質,其核心目的是建立質量追溯體系;由市政府授權、酒業園區管委會出資,組建酒業園區原酒運營公司,負責品牌企業的酒源供應,統一采購原料和輔料,根據特許品牌的具體要求,統一勾調后供應各特許品牌企業。
數據顯示,2016年半年報中,瀘州老窖的增長主要來自于高檔酒和中檔酒市場,高檔酒(國窖1573)銷售額達到17億元,銷量約1.5萬噸,同比增長195%,較2015年和2014年的同期增加近12億元;中檔白酒(主要為老窖特曲和窖齡30年)銷售額達到12億元,銷量接近6萬噸,較2015、2014年同期分別增長18%和50%。
事實上,品牌管理以及調整使瀘州老窖利潤上升,2016年上半年瀘州老窖堅持國窖1573、瀘州老窖“雙品牌”的定位,加快構建“3線5大超級單品” 品牌體系——由國窖1573、窖齡酒和瀘州老窖(特曲、頭曲和二曲)的3大產品線和由國窖1573、窖齡酒、特曲、頭曲和二曲構成的5大超級單品。
有業內人士表示,瀘州老窖此次產品管理模式的調整是為了加強其特許品牌的質量管理,短期內來看是應對消費稅改革的積極措施,而瀘州老窖在持續砍品牌、清理門戶一年之后,在原有特許產品上,有意再培養幾個新的類似品牌;在低檔白酒市場的銷量以及銷售雙雙出現大幅下滑的背景下,瀘州老窖將銷售增長的重心與方向逐步向中高端市場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