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此次華澤集團或將湘窖酒業股權出售給酒鬼酒,而酒鬼酒支付的對價則包括酒鬼酒上市公司股權,完成交易后,華澤集團將成為酒鬼酒的大股東之一。
實際上,在酒鬼酒的并購整合事件的背后,代表著中國酒業新一波整合并購潮的涌起,與上次業外資本垂涎于酒業暴利不同,本次整合發生于酒業深度調整期,背后往往有著政府、業界雙重推動的動機,更有著提高行業集中度的直接作用。
第二輪并購潮涌起
這次的并購案,實際上成為上一輪并購案之后并購潮的再度涌起。上一輪的并購潮,知名案例多為業外企業介入其中。
2012年9月聯想方面對外透露:在過去一年半中,聯想已完成對武陵酒業的全資收購。聯想控股酒業入主武陵后,在資金、產能、產品結構、渠道、品牌方面給武陵注入了強大的資源,武陵已經啟動了“千畝萬噸武陵醬酒生態園”工程,提高其釀造、儲存、物流運輸的能力。
加上河北乾隆醉酒業、山東孔府家酒在內,以上三家企業均實現了聯想的全資控股。據業界分析,聯想對于酒業的圖謀,類似于帝亞吉歐的品牌運作公司,只不過聯想是以業外資本的身份進入。
2013年11月5日,杭州娃哈哈集團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正式宣布進軍白酒行業。一款以貴州茅臺鎮為原產地的醬香型白酒“領醬國酒”正式宣布上市。據宗慶后介紹,除了金醬酒業,娃哈哈還與當地10余家酒企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希望憑借其資金和網絡優勢,銷售白酒和葡萄酒產品。而在渠道方面,宗慶后表示娃哈哈除了將利用現有的飲品渠道,還會尋找專銷酒品的大型經銷商開辟白酒市場。
聯想、娃哈哈進入白酒領域,讓外界對于酒業發展看漲。但兩者稍有不同,聯想介入的時間,還處于酒業巔峰期,白酒行情看漲,酒業利潤率之高令外界垂涎,而娃哈哈則在酒業調整期剛剛開始的時間段內進入,同樣轟動業界。
對此,業界人士認為,酒行業的超高利潤率是當初吸引業外資本介入的主因。兩家業外企業都有一個共性,也就是在原有的業務范疇內進入穩定期,難有大的增長。為資本尋求增值渠道就成為他們進入酒業的最大動因。
但是這次以酒鬼酒為代表的并購案顯然動機不同,一則是市場環境巨變,酒業暴利不再;再則本次并購的主導方多為同業企業。
就在傳出酒鬼酒并購案的同一時間,傳出酒業營銷奇才韓經緯投資2.28億元控股中國白酒百強、山東白酒十強、臨沂第二大酒廠溫和王酒業集團(原臨沂費縣酒廠)的消息。韓經緯是五糧液紀念美酒問世100周年紀念酒“百年老店”酒的締造者,也曾經是中糖酒業集團收購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的介紹人。
據爆料,韓經緯目前在酒業版塊操盤五大企業,包括四川邛崍第二大原酒企業川源酒廠等。
另一項重大同業并購出現在黃酒領域,會稽山方面發布消息,會稽山擬以13.86元/股,非公開發行1.3億股,募資不超過18.0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用于年產10萬千升黃酒后熟包裝物流自動化技術改造項目(6.53億元)、收購烏氈帽酒業有限公司100%股權項目(4億元)、收購紹興縣唐宋酒業有限公司100%股權項目(8160萬元),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6.68億元)。
這橫貫于白酒、黃酒業的并夠案例說明,酒業新一輪并購浪潮已經來臨。
抱團取暖、補足資本與渠道?
若上一波業外資本大規模并購酒業是看重于較高的盈利水平的話,那么顯然這一波并購的考量截然不同——融資、補足渠道不足等目的下,兼并重組顯然能提升在酒業調整期內企業的競爭力。
在諸多業界人士看來,高端酒市場不斷下滑,即便是推出諸多面向大眾的低端酒類,其市場也呈現萎縮的態勢,在這種情形下,顯然并購方、出資方并非是沖著盈利水平而來。
在酒鬼酒的并購案中,另一方華澤集團擁有著較強的渠道運營能力。而酒鬼酒則深陷虧損之中,亟需扭轉形勢。
酒鬼酒2013年、2014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審計的凈利潤分別虧損3668.36萬元和虧損9747.53萬元,公司股票被深交所加上了“*ST”的標簽。因此,并購行業內優質資產去“*ST”標簽、實現扭虧為盈是公司目前主要的課題。
酒業專家肖竹青認為,華澤集團旗下的華致酒行卻蒸蒸日上,在華澤集團董事長吳向東的帶領下,公司在“做全球精品酒水中國代理商”的基礎上又增加“酒業IBM”的最新定位,發展潛力巨大。然而,吳向東的營銷能力,加上酒鬼酒固有的品牌,無論對于重組雙方,還是整個行業來說其影響力都是不容小覷。
“在這種情況下,走出低谷、扭虧為盈成為當前酒鬼酒的首要任務。”肖竹青表示。
深度調整期,酒企面臨的直接壓力就是因銷售渠道變窄、庫存壓力嚴重導致的利潤率下滑。面對因政務消費銳減而導致的白酒市場份額急劇縮水,白酒行業的競爭進一步加劇,進入擠壓式發展階段,一線品牌渠道的下沉直接導致二、三線品牌的生存壓力。
在一線品牌的擠壓下,二線品牌為避免出現大魚吃小魚的結局,就必須要選擇并購重組,增強自身實力。無論是酒鬼酒的重組,還是其他酒企的融資,都是基于這種考量。而華澤進入酒鬼酒對已經被*ST的酒鬼酒來說,意義巨大。
黃酒領域內,作為一線黃酒企業,會稽山在市場下行期兼并區域黃酒企業,除了亟需擴充產能外,以較低的成本實現市場覆蓋力和控制度也是目的。
會稽山在公告中披露的資料顯示,烏氈帽酒業黃酒釀造年設計生產能力為3萬千升,2014年度實際生產1.33萬千升;瓶酒灌裝年設計生產能力為3萬千升,2014年度實際生產1.66萬千升。2014年實現銷售額1.27億元,實現凈利潤1362.04萬。唐宋酒業去年實現銷售額5551.72萬元,虧損1212.57萬元。
會稽山在公告中表示,上述收購主要目的是通過兼并收購,拓展銷售渠道、多樣化銷售層次、提升銷售規模、增加原酒儲量,會稽山稱,本次收購完成后,公司黃酒產能和銷量將繼續提升,在江浙滬及全國其他省市的銷售渠道得到進一步拓展,從而實現公司主營業務在短期內做大做強。
肖竹青認為,隨著酒業資本化的推進,酒業鏈的橫向和縱向整合將進一步加速,也就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內酒業“大魚吃小魚”或將常態化。面對白酒行業的深度調整,酒企除了放低身段走大眾消費路線以及“觸電”改變傳統銷售渠道外,通過參與并購重組,整合優勢資源做強做大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更何況白酒行業在經歷了過去一年多的調整已處于底部區域,資本市場上的利空已被大量釋放。
產業集中度提高
在這幾樁調整期內的并購重組案例中,既有純市場化行為、也不乏政府的推動。但無論如何,提高酒業市場集中度成為這一波并購整合潮流的最終成果。實際上,在酒鬼酒的并購重組中,就有著政府推動的背景。據吳向東表示,湖南政府希望推動湘酒重組,形成類似于洋河整合蘇酒的效果。
除了區域型酒企之間通過并購重組抱團取暖外,政府對于整合的推動、一線企業對于區域酒企的兼并也在不斷上演。
2015年5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關于促進白酒產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指導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培育大企業大集團,鞏固和擴大市場占有率。同時,《意見》提出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支持名優白酒企業兼并重組。《意見》還提出,要推進酒企股權多元化,提升管理能力、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外部資本投資白酒產業,豐富企業股權結構、要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轉型發展。名優白酒企業的擴張以對現有普通白酒企業兼并重組為主,生產工藝以固態釀造的推廣應用為主。同時,支持企業走出去,鼓勵名優白酒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和建設分裝生產線等方式提高省外市場占有率。
四川酒類企業在政府的支持下,其并購案例并不少見,2013年8月,五糧液以約2.55億元并購河北永不分梨酒業,2014年7月,出資2.55億元持有河南五谷春酒業股份有限公司51%股份。通過這兩個并購案,實現了在區域市場內的產能與供應一體化。
就在當月,瀘州老窖華北基地項目在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市綠島火炬園區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達30億元,主要建設成品酒生產、基酒儲存、倉儲物流和基地生活服務配套設施等。
上海觀峰咨詢公司董事長楊永華認為,無論是政府推動,還是企業間的自主行為,最終這種市場調整期下導致的并購重組行為,都指向一個結果,就是酒業集中度越來越高,這也證明了酒業的深度調整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