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瀘州老窖召開了2021年年度股東大會,為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今年的股東大會采取線上方式召開。
會上,對于投資者關注的行業內卷、千元價格帶競爭格局、低度國窖1573等問題,瀘州老窖方面進行了逐一解答。同時,瀘州老窖方面也再一次提到將堅定重回“行業前三”目標。
當前,白酒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行業集中度不斷集中。此次股東大會上,有投資者提到,行業內卷越來越嚴重,瀘州老窖將如何保持國窖1573處在行業增長前列?
對此,瀘州老窖方面表示,行業的內卷是越來越小,絕不是越來越大。一方面,從近期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白酒T8峰會便可看出,頭部酒企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已經越來越順暢,而且目前是大家共同在開發市場。另一方面,在國窖1573快速增長的過程中,茅臺1935、五糧液動銷也很好。所以,目前市場仍然還在不斷壯大。
而談及千元價格帶競爭格局問題時,瀘州老窖方面則指出,酒企共同做大千元價格帶是一件好事,短期內不會對公司造成什么問題,各自的策略和速度決定了市場份額。“目前為止,國窖1573和普五的成交價基本都已經超過千元,且比較穩定,只有少數地區零售價格低于1000元,瀘州老窖和五糧液之間是在攜手共進。”瀘州老窖總經理林鋒如是說道。
關于低度國窖1573是否拉低國窖1573品牌價值問題,瀘州老窖方面也做了說明。在高、低度國窖1573比例方面,38度低度占比在加大,尤其是華東地區速度明顯加快,不過目前占比還沒有超過50%。“華北消費者說‘高茅臺、低國窖’,說明低度國窖并沒有影響國窖1573的品牌含金量。”
民生證券在5月底研報中也曾指出,2022年低度國窖1573主銷區華北市場有望維持較快增長,高度國窖1573大本營西南市場有望保持穩健增長。國窖呈現全國化品牌、區域化強勢特點,薄弱市場提升空間仍大,預計國窖將持續東進南下,持續突破華東、華南等市場。
另外,此次股東大會上,瀘州老窖方面再次提到將堅定重回“行業前三”目標。“通過十三五期間和2021年開展的扎實工作,瀘州老窖已經具備了趕超跨越、突破發展的良好基礎。2022年,公司要圍繞‘三個加快’,加快銷售規模、管理效能和貢獻能力的突破,聚集起沖刺前三的強大勢能。”瀘州老窖董事長劉淼這樣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13日舉行的瀘州老窖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劉淼也提到了這一點。彼時,劉淼明確表示,在白酒行業加快向品牌集中、向品質集中、向頭部企業集中的進程中,公司已具備了守土開疆、問鼎前三的實力。
眾所周知,貴州茅臺、五糧液長期穩居白酒行業前二寶座,并且至今沒有任何競爭對手能夠與之匹敵。因此,其他白酒名企將競逐目標鎖定在行業第三的位置,特別是“行業老三”洋河近幾年發展相對緩慢,讓其他白酒名企有了可以超越洋河的底氣和信心,瀘州老窖就是其中的代表酒企。
2021年洋河和瀘州老窖營收分別為253.5億和206.42億,凈利潤分別為75.08億和79.56億。可以看出,二者在營收規模上相差47億,此前的2018年這一差距為111億。顯然,在面對近年來市場不確定因素沖擊下,瀘州老窖抗壓能力相對更強,同時瀘州老窖的盈利能力也相對更好,去年其凈利潤已超越洋河。
不過,從今年第一季度業績表現來看,瀘州老窖和洋河的發展走勢則發生了轉變。2022年1-3月洋河營收為130.26億,凈利潤為49.85億。同期,瀘州老窖營收約63.12億,凈利潤約28.76億。對比上述數據不難發現,不管是營收還是凈利潤,今年第一季度瀘州老窖均落后于洋河。其中,營收相差70億,凈利潤相差21億。這表明瀘州老窖與洋河在營收上的差距呈現拉大之勢,同時凈利潤在去年反超洋河后,瀘州老窖今年第一季度再一次落后洋河。
與此同時,汾酒營收、凈利在今年第一季度也全面反超了瀘州老窖。數據顯示,2022年1-3月汾酒實現營收105.3億,實現利潤37.1億。對比一下可以看出,今年第一季度,汾酒營收上超過瀘州老窖42億,凈利潤高出瀘州老窖8億。
可見,瀘州老窖非但未超越洋河,同時也被汾酒“雙殺”,這勢必為瀘州老窖重回行業前三目標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重回行業前三,讓品牌價值和營收體量回歸中國頂級名酒地位”是瀘州老窖“十四五”的規劃目標。屆時,瀘州老窖能否達成所愿,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