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分數線的出爐,中考劃上圓滿的句號,家長們開始忙著為孩子張羅升學宴、狀元宴了,酒飲、餐飲行業的爭奪戰也開始打響。市民為了淘到更實惠產品的同時,酒商也在絞盡腦汁甩出自己爭奪客戶資源的各種招數,以便在每年一度的銷售淡季提升銷售業績。
業內人士表示,無論市場還是客戶爭奪,酒商始終應堅守品質底線,否則適得其反。
畢業季狀元季 消費者忙淘貨
隨高考分數線的出爐,不少市民開始籌備為孩子慶祝升學宴的酒品菜品,不少原本生意冷清的酒樓,開始多了幾分生機。與此同時,為了孩子升學慶祝中減少開支的市民,也開始四處打聽或貨比三家,尋找中意的白酒產品,降低開支的同時,也將宴席辦得不缺檔次,掙足面子。
“在這個時候,無論知名還是不知名的品牌,多少都會做活動,買起來都比較劃算!”昨日上午,在八角巖路一家酒業公司訂購6件白酒的張女士說,自己平時很少買酒,聽朋友介紹這家公司推出買一瓶包裝好的白酒,送一瓶裸瓶裝酒,還外加一包貴煙、兩瓶啤酒、一包紙巾、兩瓶飲料,折算下來比較劃算。張女士告訴記者,平時經過這家公司旗艦店時發現,自己買的這款酒零售價238元,現在買雖然價格也是238元,但按照商家做出的活動折算下來,相當于半價購買,甚至更低。
無獨有偶,在遵義路一超市酒水區核對價格的王女士說,在兒子考場門口接到廠家發放“買一贈三”的促銷宣傳單后,查了孩子高考獲得560分后,她便跑了四五家大型超市,對廠家發放宣傳單上的酒品名稱、價格折算進行對照,價格確實優惠超過50%。
記者走訪中了解到,不少有孩子參加高考、中考的家庭,在分數出來之后,開始張羅升學宴。而“無酒不成席”的傳統酒文化,促使家長們不喝酒,也四處貨比三家淘到適合宴席中消費的酒類產品。
搶客源 酒商有利潤就促銷
與此同時,一些經歷了4至5月份清冷季節銷售低迷煎熬的中低端白酒酒商,也抓住消費者的消費心理,開始打出各種促銷牌,拉升銷售業績。
“即便我們賣一瓶包裝酒送一瓶裸瓶,同時加送啤酒、飲料、香煙和紙巾,但算下來還是多少有些利潤!”作為小酒廠貼牌商的萬先生一語中的,盡管利潤下降了,但能夠搶得更多的消費者,也對品牌有推動作用。萬先生說,在酒廠灌裝時每500毫升的基酒價格25元左右,如果算上瓶子、包裝、物流和促銷等費用,每瓶酒最低零售價80元能夠保本,超過100元每瓶即可產生利潤。如果按照產品市場價238元零售,即便買一送一,外加啤酒、飲料香煙,照樣有一定的利潤,“如果量大了賺頭照樣不少!”
像萬先生一樣想法的酒商不少。“我們只要單瓶銷售達218元,就可以每瓶酒有10至30元的利潤!”某品牌貴陽地區代理商黃先生表示,白酒產品中酒體的價格實際上在酒廠并不貴,而曾經價格一路瘋漲多數來自于經銷商的層層加碼。
如今,萬先生砍掉多余的經銷商層面,甚至自己組織銷售團隊進行O2O線上線下銷售,不僅降低了產品終端價格,還助推品牌影響力,長遠看來更利于品牌的發展。
“有利潤賺就促銷”,被越來越多的酒商當作自己的促銷底線。
業內:堅守品質底線才是王道
盡管多數酒商在淡季加碼促銷,業內人士還是擔憂極少數酒商以不誠信換來臨時性的銷售業績拉升,甚至于張冠李戴用液態酒冒充固態酒忽悠消費者。
“68元每瓶訂購的婚宴用酒,回家打開飲用后發現并非廠家所言的固態發酵!”貴州某酒業公司董事長佘先生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一消費者稱五一期間在遵義路某酒業公司訂購了8件白酒產品,剩下來的一件被廠家定位為液態酒冒充,而今消費者卻因沒有發票作為證據,只能啞巴吃黃連。
佘先生說無論一二線酒商還是線下品牌酒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忽悠消費者,可能會給自身品牌造成致命性的影響。如果酒商能夠堅守品質這一底線去促銷推廣,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加入品牌粉絲團隊。如果酒商用液態酒冒充固態發酵酒,消費者遲早會揭穿產品的真實情況,從而讓消費者失去對商家的依賴,也會人傳人的影響酒商聲譽。
仁懷市曦鳳園酒廠董事長梁錦夫表示,自己也曾遇到過一些經銷商私自以酒廠的名義貼牌銷售,最后只好與類似經銷商終止合同,另尋求新的代理商。梁錦夫說,無論白酒產品還是其他消費品,一旦被消費者識破,打擊肯定會接踵而至,尋求更多的市場空間,以“品質”為“王道”打開低迷的市場,迎合消費者的忠誠度,以道德底線獲取社會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