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日的來臨,啤酒隨之進入銷售旺季,今年恰巧歐洲杯,讓啤酒旺季來得更早也更兇猛。記者走訪大型商超發現,許多啤酒都在進行各種促銷活動。進口啤酒搭配進口零食的歐洲杯套餐,還是國產啤酒推出的買一送一活動,企業都紛紛希望借歐洲杯掙個盆滿缽滿。
啤酒作為夏季消費的主流酒水,在電商渠道由于其季節性和運輸成本的問題,沒能快速發展,然而,今年入夏以來,啤酒在電商平臺的銷售也可圈可點。據國內主流電商提供的數據顯示,酒仙網、1919酒類直供,啤酒銷售比5月都有大幅提高。與此同時,啤酒在傳統渠道和餐飲渠道的銷量也表現不俗。
很多人認為歐洲杯會帶火進口啤酒,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在傳統商超依然是國內啤酒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其中價格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夜店和酒吧等場所,便成為了進口啤酒的大本營,其取勝的原因則更多來自現場氣氛和消費習慣。
從渠道銷量占比上不難分析出,國產啤酒在營銷創新方面比較缺乏,而進口啤酒因專注市場營銷導致其價格居高不下。綜合二者而言可以看到,國內啤酒消費者游走于理性和感性之間,這對于正在調整的國內啤酒市場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國產啤酒如何在產品包裝、營銷方面進行創新,進口啤酒如何更好地在中國市場落地,而不是一味利用營銷事件從而自抬身價。
越來越多的進口啤酒和國產高端啤酒進入國內啤酒市場,任憑誰都不可能借助一時的市場熱度讓業績暴增,高品質、有內涵的產品才是市場和消費者需要的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