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可靠數據顯示,中國約有千萬人口從事電商相關的工作,電商幾乎覆蓋了整個日常生活。自中國勵志創造出“中國的納斯達克”,新三版市場一直是電商大軍的必爭之地。以酒行業來說,從2008年開始,酒電商市場上成長起了上百家企業。目前已有10家酒電商公司掛牌新三板。經過幾年的白熱化競爭,到了2015年,酒電商行業格局初步奠定,形成了酒仙網和1919為主導的雙寡頭局面。
不過,率先盈利的并不是這些大塊頭。在新三板披露年報的7家酒電商中(鏈酒科技延時披露年報,酒仙網、網酒網擬摘牌),原本被寄予厚望的1919、名品世家、品尚匯三家酒電商中,只有名品世家實現盈利。在規模不算大的酒電商中,只有大隆匯實現盈利了,其余5家全部虧損。
為什么酒店商行業的新三板公司中,只有大隆匯和名品世家兩家實現盈利?這個行業到底有沒有未來呢?
酒資本市場誰才會笑到最后?
在已經掛牌的10家酒電商中可以分成兩派,一派是以大隆匯、名品世家和1919為代表的輕資產派,另一派是以酒便利為代表的重資產派。
而盈利與否,與資產的輕重有很大關系。大隆匯、名品世家采用的都是線下連鎖加盟店模式。這種線下加盟店/直管店的模式,做起來比較輕,企業不用過多投入,只需要做好管理。店面合伙人還有自己的發揮空間。這可以給企業帶來良好的現金流。而同樣采用線下加盟模式的1919,因為仍在加速擴張,所以目前還未實現盈利。不過據業內人士透露1919將逐步放手直營店,采取托管式的管理,回穩資金流,保守運營。
與輕資產相對的就是酒便利為代表的重資產模式。酒便利此前一直都是直營店模式,輸出穩定,但是成本相對較高,店面租金、銷售渠道,都需要企業去開拓,承擔的風險也相對較大。2016年酒便利營收5.04億,但虧損達4927.73萬。對比191928.87億營收,8657.63萬的虧損。輕資產和重資產的差距就出來了。
不過,酒便利的實力仍不容小覷,渠道與資源是酒便利的強項。名品世家董事長陳明輝也曾評價,“酒便利是做的最細膩的一家。”雖然各有千秋,但到底哪種模式會笑到最后,現在還言之過早。
酒電商市場需蛋糕做大
雖然酒業是一個號稱萬億級的市場,但是,酒電商其實只分到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酒企業都有自己的分銷商和分銷渠道,而在選擇線上銷售也只會優先考慮國內幾家知名度高的綜合類的電商平臺,如天貓、京東、一號店等,畢竟它們的流量還是有目共睹的。
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酒電商市場是資本類的萬億級市場,目前還是一個新興領域,每家所占的份額都不大,并沒有到百家爭鳴的狀況,我們當下最應該考慮的就是如何把自己的蛋糕做大。
楊陵江認為大平臺的機會在未來。“未來機遇在流通行業。第一,目前300萬家流通行業企業中,前十大市場規模占比還不足5%,未來有巨大的潛力空間來承載大平臺;第二,酒類流通行業商品同質化率高,整合難度低,可整合空間大,非常有利于快速擴張織網;第三,消費結構已發生巨大變化。團購份額驟降,零售占比驟升;所以,大平臺將在流通行業產生,并主導行業生態圈的整合共建。”
一位業內人士也持同樣的觀點,“這個行業的前景非常大,單純從葡萄酒和啤酒來看,還能繼續增長10年,行業目前在以10%-20%的速度增長。現在也還沒有出現市率占達到8%-15%的巨頭,所以對酒電商來說,還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只要掌握了產品和渠道,依托移動互聯網,就能夠跑贏整個大盤。”
基于這樣的判斷,各家酒電商都在加速布局。據了解,名品世家已經啟動了第三輪融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擴大供應鏈。品尚匯也即將打開東三省以及華北地區的2B市場,布局店省省。酒電商各自發力,從差異化上下功夫,力圖建立出自己的優勢。
在國內,白酒依然是市占率第一的酒類,但不得不承認,喝白酒的人群在減少,85后、90后的中產階級很少有人消費白酒。這也是垂直于紅酒的酒電商們看到的機會。目前垂直于紅酒的有兩家,品尚匯和紅酒世界。
有人在押注葡萄酒的未來,“雖然白酒空間是葡萄酒的10倍左右,但10-15年之后肯定不這樣。而且葡萄酒市場目前已經達到千億,進口葡萄和啤酒600億。我們聚焦在這塊,還是有很多事情可做。”
相對于白酒,紅酒市場是一個更簡單的市場。拿白酒來說,從渠道、定價、銷售,都需要在這個行業扎根多年的人去做,有很多“潛規則”。而葡萄酒就不一樣,互聯網的發達使進口酒市場越來越透明化,相比于復雜多樣的各類國產酒渠道而言會好了很多。
可以預見,酒電商未來在紅酒市場勢必會有一場大戰,不過眼下還是占領市場來的重要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