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4月29日那晚,19家白酒上市企業年報全部收官,2018年里它們的豐功偉績讓整個行業不吝贊美之詞。這一年中,總營收達到2086億元,整體增幅達到29.6%,除*ST皇臺外的其余18家酒企一路高歌猛進,實現營收增長。其中,11家企業增幅超20%,汾酒和老白干更是超過40%,整個白酒版塊呈現強勢增長態勢。
古語有云,“成事在人,謀事在天。”各大上市酒企豐收的背后固然也離不開高層團隊的領導。就在剛剛過去的5月,酒企相繼召開了2018年股東大會:5月10日,五糧液從經營目標、經銷渠道、品牌建設等方面向外界傳達其規劃與布局;5月23日,洋河勾勒全國化藍圖,力爭三年時間實現省外收入占比70%以上;5月29日,一場中國版“巴菲特年會”在貴州茅臺鎮召開……
大會熱鬧,看會的更熱鬧。某些尖銳的話題引發行業熱議:“茅臺集團董事長李保芳的年薪是多少?”基于業內人士高漲的熱情,快訊君為大家梳理過去一年里上市酒企高管年薪的基本情況。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年薪增幅:五糧液最高,老白干最少
從19家上市酒企2018年年報中可以看出,管理著上市白酒企業的高管們總體年薪也有所增加,但也有部分酒企出現降薪現象。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19家上市酒企總共向349名高管發放年薪1.49億元,較2017年增加了22,55萬元。 其中,五糧液2018年營收400.3億元,高管年薪總額達1247萬元,較去年同比增加1086萬元,增幅為所有酒企中最高。究其原因,快訊君在年報中發現:報告期內,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除獨立董事、吳國平職工監事)的報酬總額,系公司補發的2016年、2017年薪酬及2018年基薪和預發績效的合計數。也就是說,五糧液將3年的薪酬集中一年發放,這固然加大了2018年高管薪酬總額數目。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老白干的高管年薪為168.78萬元,繼續墊底,較2017年僅僅漲了不到10萬。而企業2018年營收達到35.8億元,較2017年足足增加了10億元之多。一面是公司營收大增,一面是高管薪酬基本未變。出現這種薪酬與營收不匹配的狀況主要是由于老白干營業成本的增加,再加上依據企業制定的《關于調整公司董事、高管、證券部主任及證券事務代表年薪的議案》等綜合要素導致的結果。
千萬年薪總額增至6家
2018年,高管年薪總額過千萬門檻的酒企增至6家,比2017年多了1家。舍得以1467.3萬元繼續蟬聯榜首,水井坊其次,汾酒、洋河、五糧液、口子窖緊隨其后。有趣的是,與2017年相比較,汾酒異軍突起從第10位攀升至第3位,進入千萬元梯隊。值得關注的是,去年汾酒創下營業收入93.8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47.48%,是所有上市酒企中增速幅度最高的一家。而在汾酒的年報中提到一點:“在公司任職的高管人員實行年薪制,薪酬標準按年度經營指標、工作管理目標等考核評定后確定并予以兌現。”因此,汾酒高管薪酬總額突破千萬元也在情理之中。
7家降薪,降薪最高達300萬元
通過整理數據可以發現,雖然上市酒企營業收入實現整體增長,但有7家出現了高管薪酬下降的情況。其中,酒鬼酒下降最多為303萬元(2018年營收11.86億),往后依次為舍得降薪282.7萬元(2018年營收22.12億)、瀘州老窖降薪282.2萬元(2018年營收130.5億)、金徽酒降薪112.3萬元(2018年營收14.62億)、迎駕貢酒降薪79.7萬元(2018年營收34.88億)、茅臺73.6萬元(2018年營收736.3億)、口子窖降薪36.9萬元(2018年營收42.68億)。
對此,有行業資深人士認為:“高管薪酬不能僅僅看業績,有時候銷售額在增長,但是銷售費用和支出在增加,薪酬也得看企業綜合考核;高管的薪酬下降是企業戰略需要,也是為了平衡整個企業的應酬體系,同時也受當地區域薪酬整體高低的影響。“
而水井坊作為中外合資企業,在高管薪酬方面采用“基本工資+年度績效+遞延獎金”的計算方法;酒鬼酒作為唯一的國企實行“年薪=基本薪酬+年度績效薪酬“的方式;如舍得、青青稞等民營企業強調“業績”為核心的思想,則根據高管全年績效達成實際情況和參照行業薪酬水平來發放;而其余的地方國企更多的是在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內,依據企業經濟效益和績效,并按照公司相關薪酬管理制度予以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