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行業在經歷了深度調整后,以團購為主的銷售模式日漸式微,大眾消費、日常消費、休閑消費成為酒業市場焦點,這對酒企的營銷模式提出了變革要求,酒文化成為酒業營銷新模式的關鍵。6月9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中國商業文化研究會、中國經濟報刊協會指導,北商研究院、信文化研究院、聲譽研究所主辦,北京商報《中國酒業周刊》承辦的“2017中國酒業文化論壇”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舉辦。
近年來,越來越多酒企開始意識到文化在營銷宣傳中的重要作用,開始挖掘酒文化與品牌文化的關聯性。本屆論壇便以“中國酒業的文化自覺”為主題,以文化與社會責任切入點,與會的酒企高管、行業專家、商業領袖從行業出發,立足企業發展,全方位解析了酒文化與品牌間的聯系,探索與尋求中國飲酒歷史、酒企獨特文化與產品巧妙融合的智慧與方式,打造讓消費者印象深刻的品牌形象,讓消費者在享受物質愉悅的同時,體會酒類產品所附帶的文化價值。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原會長張志剛在論壇上發表了主旨演講,他指出品牌打造是企業發展中至關重要的步驟,依靠產品、服務等環節創造的品牌是企業長青的關鍵。而對于擁有悠久釀酒歷史的酒企來說,文化無疑是品牌塑造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酒文化如同企業品牌上閃閃發光的寶石,為企業認知度的提升、企業形象的樹立、企業聲譽的傳播起到重要作用。
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琦指出,在全球化的當下,中國酒企走出中國市場,走向國際是中國酒企必然的發展趨勢,在這過程中,中國悠久的酒文化是打開海外市場的關鍵,通過酒文化的普及與推廣,讓海外消費者首先對中國酒產生認知與認同,由此協助中國酒企打開海外市場。
為探索酒文化在酒企發展中起到的關鍵作用,論壇專門設置了互動分享環節,作為四大名酒之一、鳳香型酒代表的陜西西鳳酒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洪濤,與歐洲最大葡萄酒商卡思黛樂的中國區總裁殷凱,分別分享了企業在打造品牌形象與開拓市場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以及酒文化在其中起到的關鍵作用。
此外,為探尋酒文化在酒類企業進一步促進品牌形象提升、贏取大眾消費者信賴以及伴隨著酒文化的廣泛傳播,酒類企業在拓展海外市場過程中起到的關鍵作用,論壇還設置了“酒文化:構建白酒營銷新格局”與“酒文化:酒企‘出走’新動能”兩大話題進行圓桌討論,來自汾酒、青青稞酒、金徽酒、河套、酒仙網、澳洲天鵝莊、佳沃葡萄酒、酒易酩莊等多位酒企、酒類渠道高管,進行了現場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