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2月宣布關停六盤水工廠后,5月24日嘉士伯控股的重慶啤酒再次宣布關停亳州公司。啤酒市場形勢慘淡,嘉士伯集團在中國市場的處境同樣不太樂觀。5月11日,嘉士伯發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成績單顯示中國市場銷量下滑3%。2015年嘉士伯在中國市場銷量下降了5%。
近一年來重慶啤酒關停分、子公司的數量已增至7家。嘉士伯也希望有所改變,對高端啤酒市場寄以厚望。多位業內人士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些啤酒企業都陷入了困境。嘉士伯在華關閉的酒廠都是業績虧損嚴重、未來產能利用率低的工廠,算是甩掉了業績包袱。但嘉士伯想要翻身,必須要在渠道上下功夫。
對于關廠的原因,重慶啤酒解釋稱,亳州公司的財務業績存在嚴重下滑情況,可以預見未來3年亳州公司都實現不了盈虧平衡。
2015年5月,嘉士伯完成對重慶啤酒的要約收購。自嘉士伯接手重慶啤酒以后,對重慶啤酒的整合就一直不斷,關廠只是措施之一。記者翻閱重慶啤酒財報發現,2015年,重慶啤酒實現營業收入33.2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6567萬元。
重慶啤酒已關閉多家分公司。2015年10月,重慶啤酒宣布停止九華山公司生產業務;2015年11月底其宣布關閉永川分公司;今年1月,重慶啤酒宣布關閉黔江分公司;今年2月其宣布關閉六盤水公司;今年3月又宣布處置重慶佳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涉及的相關資產和負債。
“重慶啤酒關廠主要原因是業績不佳,產量供大于求被迫尋求出路。”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
去年嘉士伯在中國市場銷量下降了5%,今年一季度銷量下滑3%。嘉士伯方面稱,雖然2015年嘉士伯中國區銷量下滑了2%,但是表現仍然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嘉士伯在國內的發展還是秉承老外的思路,以利潤為導向,業績不好就關閉工廠調整,但在外界的心目中就是因為經營不善導致的,實際是內部調整的正,F象。”一位啤酒行業高管對記者表示。
主渠道受擠壓 推高端前途未知“嘉士伯高端啤酒主要渠道是夜場,但受到三公消費打壓,夜場消費受到影響,對嘉士伯而言銷售存壓力。”上述啤酒行業高管表示。
記者了解到,嘉士伯旗下的樂堡啤酒定位中端市場,低端市場則主攻國內收購的一些區域啤酒品牌,高端由嘉士伯品牌為主。
據啤酒專家方剛透露,樂堡啤酒占據嘉士伯中國20%的銷量。“樂堡啤酒前期通過營銷宣傳有不錯的銷量,但后期因為拉環的質量問題導致業績下滑。拉環本身是樂堡的一個‘賣點’,但很難保證其密封性,如果保障不了質量,容易氧化。一旦一批出現問題,前期的宣傳就功虧一簣。”上述啤酒行業高管對記者表示。
嘉士伯集團總裁郝瀚思在一季度說明會上表示,嘉士伯在華正處于減少供應低價產品的過程,重新分配力量向高端組合投入更多支持。
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中國消費者購買力升級,高端啤酒利潤回報也高,不過嘉士伯旗下各個檔次的產品本土化程度低,口味偏歐美市場,很難與廣大消費者產生共鳴。
“消費者對嘉士伯口味不適應,還是由于嘉士伯引導消費者購買存在誤差,缺乏一些引導的舉措,其實還是嘉士伯在營銷思路上出現問題。”知情人士表示。
“布局高端市場,渠道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嘉士伯想要翻身,必須要在渠道方面下功夫。”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表示。
啤酒銷量下滑 瘦身自救難擴大市場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國內累計啤酒產量4715.72萬千升,同比下降5.06%。
從上市公司看,華潤雪花2015年銷售量為1168.3萬千升,同比下降1.34%;百威英博2015年中國市場銷量為745.6萬千升,同比增長0.4%;嘉士伯在2015年有機銷量下降4%,同比下降8.4%。
今年一季度,啤酒行業業績未現好轉。記者給燕京、雪花等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前未回應。
一位國內啤酒行業高管對記者表示,全國啤酒工廠的產能利用率不到50%,競爭非常激烈。很多啤酒企業做產能規劃時,由于當地政府招商政策吸引能獲得一些優惠補貼,規劃的體量會比較大,但一個地區啤酒消費的總容量并沒有那么大,啤酒企業建廠的體量遠遠超過一半的容量。
在中國啤酒市場上,格局排名是雪花、青島、百威、燕京和嘉士伯,這五家把持著啤酒市場80%以上的份額,第一名雪花占據的份額有25%。而嘉士伯所占的份額最低,只有7%。
“嘉士伯在鞏固西南區,打造根據地市場。在華東、華北嘉士伯難敵雪花、青島、百威英博,但在夜場嘉士伯還是有一定的銷量。”一位嘉士伯西南區高管透露。
方剛坦言,嘉士伯事實上目前在中國市場已經淪為第二梯隊的成員。“在全球啤酒市場中,甚至都發生了百威英博‘吃掉’SABMiller的狀況,當前的啤酒市場已經呈現出‘大魚吃大魚’的局面。”
“盡管不會被整合,但未來嘉士伯或許會放棄進攻,以防守為主,也意味著其市場并不會擴大。”朱丹蓬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