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慶啤酒(600132.SH)發布2018年年度報告,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34.67億元,同比增長9.16%;凈利潤4.04億元,同比增長22.8%,突破2017年創下的歷史高點,為自創建以來的利潤最高。
不過記者注意到,公司大本營重慶貢獻了25.3億元的營收,市場份額占比近8成。另有分析指出,啤酒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無論是銷量還是人均飲用量,增長空間都十分有限,行業早已過了擴張期。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調結構押寶中高端
報告顯示,重啤2018年實現啤酒銷量94.43萬千升,同比增長6.4%,突破2017年創下的歷史高點,實現自1958年重啤創建以來的利潤新高。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隨著當前可供消費者選擇的產品越來越多,酒類消費選擇日益多元化。在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進一步提高的過程中,啤酒消費結構升級已經逐漸從單純的銷量競爭轉化為高端產品競爭。
重慶啤酒業績也主要依賴中高端,公司在年報中稱2018 年推動產品高端化戰略,重點投資、打造中高檔產品系列,樂堡、重慶純生等高端產品持續增長,中高檔及以上產品銷量結構占比持續提升;針對盈利能力較弱、投資回報不足的主流和低檔產品系列進行縮減和替換升級。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重慶啤酒實現高檔產品銷量同比增長4.92%,中檔產品增長9.63%,而低檔產品則下降了3.77%。具體來看重慶啤酒產品按照零售價區間分為三個檔次:高檔(8 元以上),中檔(4-8 元),低檔(4 元以下)。
高檔產品包括嘉士伯系列、樂堡純生、重慶純生等,銷售收入為5.08億元,同比增長3%,毛利率最高,為56.83%。中檔產品包括樂堡及重慶國賓系列等,銷售收入為24.12億元,同比增長11.62%,賣得最火,其毛利率為40.52%。低檔產品包括重慶33、山城系列(不含“1958”)等,銷售收入為4.27億元,同比下降0.63%,毛利率為13.73%。
重慶市場比重近8成
重慶啤酒業績增長還有一個因素——提價,2018年以來青島啤酒、燕京啤酒、華潤啤酒等都對旗下產品進行了提價。其中,青島啤酒對旗下中高端產品提價約5%,低端產品提價約10%;燕京啤酒針對重點地區低端產品提價約30%;華潤啤酒對中高端產品提價10%,低端產品提價5%;重慶啤酒提價約3%,提價的品類為相對高端的瓶裝純生產品和低端的易拉罐裝產品。
有啤酒行業相關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目前國內中高端啤酒市場收入占比已超50%,隨著消費升級的展開,在經歷了價格與規模的雙重競爭后,將逐漸開始向一線品牌靠攏,國內啤酒行業也開始從‘量’的競爭向‘質’的競爭。”
重慶啤酒表示,2019 年計劃實現啤酒產銷量95.00萬千升,實現稅后凈收入 32.50 億元。不過對于已經在重慶地區占有率近8成的重慶啤酒而言,啤酒行業存在一定的“地方保護”,除了提價押寶中高端如何在鞏固大本營基礎上,拓展新市場的進展將是影響2019年業績的一個重要因素。
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的啤酒產品收入為33.46億元,毛利率39.58%,其中2018年來自重慶的收入為25.3億元,毛利率40.75%,四川為5.64億元,毛利率35.2%,湖南為2.52億元,毛利率37.68%。
分產品品牌來看, 2018年“重慶”銷售55萬千升,同比增長6.73%,“樂堡”銷售22.46萬千升,同比增長16.11%,“山城”銷售11.87萬千升,同比下降1.73%,“嘉士伯”銷售1.86萬千升,同比下降6.28%,其他3萬千升,同比下降15.88%。
除本地市場份額比重已到極限以及國內同業公司競爭外,隨著進口啤酒的沖擊以及精釀啤酒的盛行,還將面臨雞尾酒等諸多酒類產品的競爭,2019重慶啤酒將如何破局呢?記者就此及年報中相關問題致電公司董秘辦,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