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2019中國國際貿易交易會故宮論壇正式開幕。論壇以“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保護與交流互鑒為主題,致力于將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與西方文化高度融合,共同促進中國與全球文化貿易服務的發展。
北京市商務局副巡視員趙立宗,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都海江,東方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喬申乾,瑞士聯邦中小企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Henrique Schneider為論壇致開幕詞。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長、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潘震宙,國務院國有重點大企業監事會主席趙華林,故宮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李季,以及各行業優秀代表在論壇中就相關議題發表演講。
本次論壇最大的亮點無異于“華夏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的成立,該聯盟為全國乃至全世界華夏文化遺產的守護者和傳承者搭建起了一個國際化的平臺,整合中國非遺項目,進行國際化的全新包裝,致力將中國非遺推向國際舞臺。“華夏文化遺產保護聯盟”未來將在國內外建立多個文化產業基地促進中外非遺文化交流,其中就包括即將落地宜賓永樂古窖文化產業園,和落地瑞士蘇黎世商圈的10000平米的瑞士中國文化城。
宜賓永樂古窖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協辦單位出席本次活動,董事長伍倩雯以“中國非遺傳承人的使命與擔當”為題作了精彩發言,向與會嘉賓介紹了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未來,永樂古窖將加入“華夏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平臺,以深厚的非遺文化內涵,以優質的產品品質,邁向世界舞臺。
非遺文化有著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美感,彰顯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伍倩雯董事長關注非遺,創新非遺文化,發展非遺產業,不僅緣于她對美的感受,同樣也來自發揚非遺文化的擔當。伍倩雯表示,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明為中華民族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傳承人的手藝和藝術作品作為文化成果,代代口耳相傳,沉淀、衍化、匯聚成清晰的脈絡,成為文化遺產中最精華的部分。永樂古窖,正是這些最精華文化遺產的代表之一。
從明代“萬氏糟坊頭”,到清代“徐氏糟坊頭”,再到近代“五谷液”,600年傳承,讓永樂古窖成為釀酒歷史發展演變的見證者和五糧濃香釀酒技藝的傳承者,“永樂”二字被賦予了極強的歷史、品質和文化價值。無論是在酒行業,還是在四川,永樂古窖都具有重要的標本意義。
“永樂古窖從未忘記作為中國非遺傳承人的使命與擔當,堅持與手藝同行,力求不斷推出更多更好的產品,堅持用優秀傳統技藝助推文化傳承,助力文化發揚”,伍倩雯在這場“既中國又世界”的文明對話中,展示了永樂古窖推動中國非遺文化發展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