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威龍股份(603779.SH)公告稱,原募資投向及投入金額發生了一些變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威龍股份在IPO的招股書中曾表示:威龍股份計劃募資5.15億元用于4個項目,具體來看,包括1.8萬畝有機釀酒葡萄種植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償還銀行貸款項目和4萬噸有機葡萄酒生產項目。但在上述公告中,4萬噸有機葡萄酒生產項目由原擬投入的募資1.2億元,經調整后,擬投入的募集資金變成:無。
威龍股份在終止4萬噸有機葡萄酒生產項目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國內葡萄酒行業所面臨的挑戰。
舍近求遠
記者查閱上市公司相關公告發現,2017年1月,威龍股份發布《關于終止實施部分首發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公告》,決定終止實施4萬噸有機葡萄酒生產項目。公司方面給出的原因是:“近年來,國內葡萄酒行業的市場和環境已發生較大的變化,公司根據市場和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了經營策略”。
此前,威龍股份于2016年9月發布定增方案,決定以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的方式在澳大利亞投資建設6萬噸優質葡萄原酒加工項目,并稱該項目實施后能夠保證公司生產所需葡萄原料的供應。
究竟國內葡萄酒市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致使威龍股份放棄已經投入建設的項目,并且舍近求遠去澳大利亞建設生產基地?
6月1日,威龍股份方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幾年來,國內釀酒葡萄種植地區自然災害頻繁,公司是為了保證產品品質和生產的連續性,降低原酒供應風險,擬在澳大利亞投資建設募投項目,主要基于澳大利亞產區幾方面的優勢:優質、穩定的葡萄原料;較低的葡萄原料成本;逐年降低的進口關稅政策。
但在5月31日發布的公告中,威龍股份稱,“由于實際募集資金凈額小于原擬投入的募集資金總額,公司根據實際募集資金數額及各項目的輕重緩急等情況,調整并最終決定募集資金的具體投資項目的優先順序及各項目的募集資金投入金額。
對此,威龍股份方面6月1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因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已經全部用于“1.8萬畝有機釀酒葡萄種植項目”和“償還銀行貸款項目”,故“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和“4萬噸有機葡萄酒生產項目”的投資資金應全部由公司自籌解決。此外據了解,威龍股份前期已用自籌資金預先投入“4萬噸有機葡萄酒生產項目”,截至2016年9月30日,該項目已投入5240萬元。
中國副食流通協會副秘書長、葡萄酒行業專家楊征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內葡萄酒生產成本較高,在全球葡萄酒生產行業里,中國生產葡萄酒并不具有很強的比較優勢。他表示,“最適宜生產葡萄的氣候是地中海氣候,但中國的葡萄酒產區里并沒有地中海氣候,中國當然也能產出好酒,只是成本可能會比較高。”
國產葡萄酒企業待成長
威龍股份在此前的公告中曾提到“近年來國內進口葡萄酒數量大增”也是“國內市場環境發生變化”的具體因素。
從行業內幾大龍頭2016年全年以及2017年第一季度的業績表現來看,張裕A(000869.SZ)2016年凈利潤9.82億元,同比下滑4.62%,2017年第一季度凈利潤5.17億元,同比下滑4.82%;中葡股份2016年營收2.65億元,同比下滑12.7%,凈利潤1272.5萬元,同比下滑17.96%,2017年一季度凈利潤為虧損2250萬元;莫高股份2016年營業收入2.12億元,同比下滑14.79%。
有觀點分析認為,國內葡萄酒行業已經處于連年頹廢的態勢。以張裕A為例,2016年8月29日,在張裕A對瑞銀證券的研報回復中,張裕A就表示“業績低于預期”,公司上半年葡萄酒收入同比下降2.6%,凈利潤同比下降6.8%至6.95億元,占全年預測的64%,低于過去三年69%的平均占比。并稱市場競爭加劇,中低端產品動銷疲弱,預計未來盈利仍有下行壓力。
據悉,進口葡萄酒對中國葡萄酒企業帶來的沖擊不小。最初,進口葡萄酒以高端產品進入,但近幾年逐漸向中低端發力,大量的平價葡萄酒涌入中國市場,與國產葡萄酒形成了激烈的競爭。“加入世貿以后,進口葡萄酒在中國市場的增長幅度比較大,與國產葡萄酒的增長形成對比,這是有數據為證的,對中國葡萄酒市場肯定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和壓力。”楊征建告訴記者。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年進口葡萄酒數量5.83億升,同比增長42.4%;金額166.1億元,同比增加21.9%。2016年進口葡萄酒總量6.68億升,同比增加14.7%;金額199.3億元,同比增加20%。而與之對應的國產葡萄酒2016年產量11.37億升,同比下滑1%,是自2013年以來的連續第四年下滑。
據開源證券5月31日研報指出,由于葡萄酒文化是舶來產品,目前國內消費者對葡萄酒品牌認知尚淺,處于混亂和啟蒙狀態。從消費量來看,國內人均葡萄酒消費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從這點來看國內葡萄酒仍然具備很大的發展空間。楊征建表示,“近幾年消費比較疲軟,不管是個人消費還是單位消費都比較理性,另外實體經濟比較困難,在主流產品平民化的時代,相對來說中高端產品比較少,對企業和整個行業來說,盈利能力肯定受到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