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多家上市酒企公布的一季度數據顯示:消費水平已恢復到2019年水平。
振奮的同時,也有部分專家認為酒類消費目前存在“回滯”,未來一段時間內,終端的消費意愿和渠道的備貨意愿難以回到疫情之前。
真實情況到底如何?
微酒記者展開了調研。
01、五一節,消費同比大增
(按受訪人意愿,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要想摸清當前酒類消費的情況,今年的“五一”小長假是個重要的參考指標。
調研中,濟南紅酒經銷商趙琳表示,今年五一節的銷售不錯,壓抑已久的消費熱情被點燃了。“比平時有很大增長,是春節后的一個小高峰,較去年同期增長了差不多50%。”
經營光瓶酒的沈超告訴微酒記者,去年6月以后,他的銷售情況開始好轉,今年五一期間,比去年有200%以上的增長。
據河南醬酒經銷商王明透露,今年五一期間,他的銷售比春節旺季的最高峰還要高,這主要得益于他年后新代理的一款醬酒子品牌?偭坑兴黾拥耐瑫r,平均單價也得到了提升。
對于銷售額的增長,沈超認為,這一方面得益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消費欲望有所增強;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原來中檔白酒的消費群體向光瓶酒轉移,從而帶來了整體性的擴容。“疫情過后,消費群體更加關注酒的性價比和品質,很多人轉喝光瓶酒了?蛻粜枨笞兞,經銷商的代理需求自然也要變。”
王明則指出,今年單量增長的重要原因是五一期間婚宴、喬遷宴的增多。年前就地過年的號召,讓很多宴席需求被后置,很多人在節前就訂購了宴席用酒。
02、增量的背后,消費增速下滑
值得關注的是,微酒記者在調研中發現,雖然大多數經銷商截止到目前的銷售額同比去年有大幅增長,但如果與2019年進行對比,則并不明顯。
趙琳告訴微酒記者,她的銷售數量是提升了,但不少過去喝奔富407的客戶,現在改喝她主推的400元左右的精品酒了,價格比原來低了近半。
湖南醬酒經銷商路明宇坦言,去年他有很多客戶喝摘要或窖藏1988,現在,因為這兩款產品漲價比較厲害,不少人轉喝價格相對較低的其它大中型品牌醬酒了,也有少部分人減少了飲用的頻率。
沈超則在采訪指出:2020年五一期間,他的光瓶酒銷售額較2019年下滑了38%,而今年五一較2020年同期上升了40%。“看著很猛,實際增長是多少,大家一眼就看出來了。”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為105221億元,同比增長33.9%,兩年平均增速為4.2%,較2019-2018同期增速回落4.1個百分點;今年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4.2%,環比增長1.75%,兩年平均增長6.3%,較2018-2019年同期增速均值回落3.1個百分點。
“考察今年五一的消費數據,不僅要看消費的絕對量是否回到疫情前,還要看消費的增速比疫情前是高還是低。”海通證券發文認為,盡管絕對消費量很高,但消費依然沒有回到疫情前的增長軌道。
據了解,今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6%,不及預期的10.8%。同時,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當前居民消費占收入比重仍然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以上內容從側面反映出,在過去的這段時間中,人們消費的欲望很強烈,但花錢卻并沒有跟上。
對此,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分析認為:“在疫情等一系列不確定性條件下,更高的安全感根本上來自持有更多的財富。”
高善文表示,受疫情影響,人們消費的傾向下降,愿意持有更多的財富。沿著這一思路,在疫情恢復以后,被動性儲蓄并不會很快轉化成消費。
03、淡季備貨,醬酒也謹慎
在調研中,微酒記者了解到,由于消費需求不及預期,加之近期是白酒消費的傳統淡季,除部分醬酒產品外,目前渠道方面的備貨意愿并不強烈。
趙琳表示,在五一前夕和期間的商務宴席中,葡萄酒的份額有所減少,更多的人選擇了醬酒。受此影響,她參加了不久前舉辦的中國醬酒TOP20品牌財富峰會·山東站,成功“染醬”。
雖然如此,但在消費淡季,大多數的經銷商仍然非常注意控制庫存。
某湖南醬酒經銷商坦言,出于資金、行情等方面的考慮,即便廠家業務人員催得再急,他也不會要太多貨。“我們這里的醬酒氛圍還沒有那么強烈,除了一些可能漲價的、比較知名的產品,其它的產品我還是選擇根據實際需求來進貨。”
河南經銷商姜炫表示,今年渠道的主要備貨時間節點集中在1-3月,這期間,河南市場對醬酒基本是來者不拒。但進入二季度,特別是5月以后,大家開始拒絕一些中小品牌。
對于原因,姜炫解釋道:“一方面是前期備貨過多。年前,很多經銷商擔心醬酒廠家年后漲價,超量備了很多產品,雖然經歷了春節和五一,但現在還是有不少庫存。還有一個原因是白酒在夏季的總體消費水平不高,雖然有五一和端午,但他們更看重中秋與春節。”
姜炫同時指出,雖然當前醬酒非常火熱,但醬酒企業在過去這一年的發展中,競爭已經相當內卷。“一說醬酒,都是‘12987’;一說品鑒,盛宴滿天飛;一說宣傳,一窩蜂的扎堆機場和高鐵站;一說消費結合技術,套個直播就說是數字化。”
對此,有專家認為,醬酒在疫情后的蓬勃發展讓不少廠家陷入了一種思維定式:醬酒是單向發展的——老的客戶群體會在醬酒中越陷越深,而新的客戶群體一旦適應了醬酒的風味,便會轉化為老客戶群體。
在醬酒的“賺錢效應”下,行業似乎并沒有過多思考消費者需要怎樣的新產品、新服務。
常言道,旺季做市場,淡季做品牌。經歷了一季度的恢復性增長,如何在這個淡季做好品牌,恐怕是“瘋長”的醬酒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原標題:二季度進行時 酒類消費是否已經完全“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