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持續不佳的中葡酒業,在這個4月迎來了最被動的時期。首先是新發布的2018年年報中顯示的業績表現持續惡化。不僅如此,一度被寄予厚望的電商板塊,不僅持續巨虧,旗下徐州電商也已宣告出售。伴隨著業績成倍虧損,中葡酒業在股票市場的“帽子”終于變成了ST。而董事長的辭職,也讓業界感到,剛過去的4月對于中葡酒業而言并不平靜。
主業疲軟
當北京商報記者打開股票交易平臺查看中葡酒業相關信息時,顯眼的“ST”開頭,宣告著中葡酒業業績連年不振帶來的結果。中葡酒業最新發布的2018年年報顯示,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4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跌14.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報虧損1.57億元,較2017年8988萬元的虧損額幾乎增長了一倍。欠佳的業績表現,在同步發出的2019年一季度公告中同樣有所體現。2019年一季度,中葡酒業的營業收入實現5838萬元,同比下跌42.36%,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奇跡般扭虧,由上年度同期的虧損3026.6萬元,提升為盈利661萬元。
從細分項目上來看,作為中葡酒業主營業務的酒業板塊同樣表現不佳。酒業板塊的營業收入在營業成本較上年小幅增加0.48%的基礎上,卻大幅下滑了10.99%。分地區營業收入來看,中葡酒業的兩大核心市場新疆地區與華東地區,營業收入比上年分別下滑了5.71%與18.38%,其他地區市場也下滑了12.47%,可謂“全軍覆沒”。
伴隨著不良業績數據而來的,還有董事長的離職。北京商報記者獲悉,中葡酒業董事會已經在近期收到了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趙欣的辭職函。中葡酒業對此的解釋也僅僅是以“因個人原因”離職進行解釋,并未做更多回應。但在這一時間點,讓業界不由得猜測,趙欣此次離職是否與其在任時中葡酒業業績連連走低有關。
另外,中葡酒業母公司中信國安集團,也再次因合同糾紛案,被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凍結其手中持有的中葡酒業部分無限售流通股。盡管中葡酒業多次在公開渠道表示,股權凍結暫未給企業帶來直接影響。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中葡酒業如此慎重的用詞,說明母公司出現的困境,仍存在對企業帶來負面影響的可能性。事實上,在北京永拓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意見中也說明,中葡酒業目前存在的情況,“可能導致中葡酒業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重大不確定性”。
電商“背鍋”
對于業績表現大幅下滑,中葡酒業將主要原因歸結于對旗下徐州中信國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州電商”)部分股權的出售。北京商報記者從中葡酒業官方渠道了解到,在對徐州電商部分股權進行出售之后,徐州電商便不再納入中葡酒業的合并報表,因此企業在2018年的營收數據出現大幅度下滑。但事實上,在中葡酒業的分產品營業收入統計表中,酒業類與電商類數據是分開顯示的。并且,就酒類產品來看,中葡酒業的高檔酒、中低檔酒營業收入分別下滑了34.01%與23.1%,原酒營收卻大幅上漲了485.93%。有觀點認為,主打產品銷售不暢,使企業不得不將低毛利的大量原酒進行出售。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對徐州電商的出售與否,與中葡酒業主營業務的不良表現并無直接關聯。
但巨虧的電商板塊,也確實成為了中葡酒業的“累贅”。中葡酒業在解釋出售徐州電商的原因時也直言,“能夠進一步優化企業對外投資結構,繼續推進公司葡萄酒業務的可持續發展,符合公司發展戰略和長遠利益”。尤其是在此前重組國安鋰業尋求新利潤點的嘗試失敗后,耗費巨大成本卻未能盈利的電商業務,成為中葡酒業“節流”的選擇。
據了解,中葡酒業在2018年8月發布消息,將徐州電商的64.92%股權進行轉讓,其中30%股權轉讓給中信國安(西藏)創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8%股權轉讓給江蘇普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4.74%股權轉讓給安徽大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2.18%股權轉讓給徐州市通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合計64.92%股份最終交易價格為3342.21萬元。
前景堪憂
有觀點指出,當前進口葡萄酒在中國市場持續下沉,國產葡萄酒龍頭企業加速拓展渠道,對大量中小型國產葡萄酒企業造成擠壓。中葡酒業董事會秘書侯偉也表示,目前葡萄酒行業受到主流消費轉變、海外直采比重增加和“零關稅”政策等因素的影響,進口葡萄酒不僅碾壓了國內葡萄酒市場,也對整個葡萄酒產業鏈造成了沖擊。在這種情況下,中葡酒業若在產品創新以及市場運作方面均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僅是與一線國產葡萄酒企之間的差距將持續拉大,未來的前景也堪憂。
與此同時,北京商報記者對北京市部分主要商超以及煙酒行渠道進行調查時發現,作為中葡酒業旗下主要品牌的尼雅葡萄酒難見蹤跡。在對和平里片區、方莊片區、國貿片區以及中關村片區的部分小零售商以及消費者進行調查時也發現,尼雅葡萄酒的知名度仍不高。
酒類營銷專家蔡學飛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葡酒業業績持續疲軟的態勢與企業內部戰略失衡有重要關系。中葡酒業主打的小產區概念從出發點來看是為了提升產品品質以及品牌形象,但從葡萄酒行業整體環境來看,目前中國消費者對于小產區概念的認可度并不高,這也導致企業在營銷推廣層面的發力點不夠清晰,進而導致企業的戰略推進出現問題。同時中葡酒業目前的產品難以支撐企業進行大規模營銷推廣,小產區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推廣的力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