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瀘州市政府分別研究通過了《關于2015年全市白酒產業發展的通知》和《關于大力開拓市場擴大瀘州產品銷售的通知》。
其兩份通知的核心思想為:鼓勵與支持瀘州酒業實現恢復性增長之勢,重返在白酒行業中應有的地位!
兩份《通知》核心內容
《關于2015年全市白酒產業發展的通知》中提出,今年,全市白酒產量確保150萬千升,增長5.3%;銷售收入660億元,增長12%。
其中,瀘州老窖集團收入375億元(其中酒類銷售收入230億元),四川郎酒集團酒類銷售收入88億元。
要求瀘州白酒產業要堅守傳統釀造,強化品牌價值,奪回中高端市場;變革產品研發理念,創新多元化、時尚化產品,占領新興市場.
推廣健康養身理念,開發和培育保健酒市場;確保食品安全,鞏固中低端剛需市場。進一步提升瀘酒信譽,穩步拓展市場份額,力爭瀘州市酒業觸底回升,重返行業應有地位。
《關于大力開拓市場擴大瀘州產品銷售的通知》則指出,從5月1日起,對瀘州酒業“小巨人”企業和重點流通企業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開設品牌店、形象店、旗艦店等連鎖經營網店的,按照每店補貼2—5萬元、單戶不超過50萬元的標準實行獎補。
設立酒類企業成長獎,每年從酒類“小巨人”企業中評選發展較快、對全市酒業發展和財稅貢獻突出的明星企業營銷人員給予表彰獎勵。
瀘州要實現恢復性增長
從連續下發的兩份通知,不難看出,瀘州市政府已經開始下猛藥以期實現對瀘酒產業的恢復。
眾所周知的是,2013年、2014年,受到行業調整影響,包括四川瀘州、四川邛崍、貴州仁懷等區域在內以生產、銷售原酒為主的酒企面臨著深度困局。
最近有來自政府部門的權威數字顯示,2013年,瀘州市白酒累計產量145萬千升,銷售收入720多億元;
2014年,瀘州市白酒累計產量142.2萬千升,銷售收入582.4億元;2015年1—2月,瀘州市白酒累計產量22.5萬千升,銷售收入98億元。
2014年,微酒記者在瀘州與當地企業溝通時,最多的問題就是原酒賣不出去這個核心問題。
同時,受到高端酒市場萎縮影響,瀘州老窖、郎酒這兩大來自瀘州的中國著名白酒品牌均受到重創。
據年報顯示,瀘州老窖2014年營收入53.53億元。而郎酒方面,據其內部人士透露,業績也難以讓人驚喜。種種跡象表明,瀘酒產業在2014年的確面臨著艱難的境地。
微酒記者曾與瀘州市相關負責人溝通時獲悉,白酒在瀘州GDP貢獻比例約占三分之一強。僅瀘州就有百余家酒企存在。他們的生存情況與瀘州市經濟息息相關。所以,扶持瀘州酒企發展是瀘州市政府的大事。
那么為何在此時,瀘州市政府會出臺政策,支持酒企發展呢?
有行業人士認為,從今年行業發展來看,“觸底”、“弱復蘇”已經逐漸得到共識。經過2年的調整,目前瀘州原酒企業大多數實現了轉型,找到了各自重新生存發展之道。
而酒企方面,也基本調整到位。瀘州老窖方面,營收增長21.99%,郎酒方面今年增長態勢也已很明顯。或許,來自行業以及企業的正面信息,給了瀘州市政府下猛藥的好時機。
微酒點評:瀘酒來襲,問題依然不少
1、瀘酒在中國白酒市場具有獨特的地位。中國幾乎所有的市場,包括鄉鎮市場上,均能看到其身影。以瀘州老窖為代表而樹立起來的瀘酒品牌力是強大的,生命力是強大的,這一點,無需質疑。
2、從政府出臺的文件中可以解讀出,瀘州市政府繼續引導、推進瀘酒企業的品牌化轉型,不惜以獎勵50萬元的標準引導其品牌化、連鎖化發展。以期解決瀘州大量原酒企業缺品牌、抗風險能力較差的一慣問題。
3、從其發展方向來看,瀘州市政府希望企業在高、中、低三個價格帶上均實現恢復性增長,同時,憑借原酒優勢,發力保健酒、創新性酒品發展。
而從任務來看,瀘州老窖以及郎酒的壓力在今年均不小。2015年,這兩大以驍勇善戰著稱的品牌在中國高、中、低市場上都勢必再掀進攻之潮。
4、不過,對于政府發文來看,只能作為市場引導和支持,瀘酒企業們將走向何方,大型酒企是否能實現幾倍增長,都是由市場說了算的事。
在經歷2年調整后,各地區域企業幾乎都選擇了回到根據地市場,通過深度分銷夯實根據地市場的營銷戰略,這些市場對于缺乏精細化運營思路,習慣裸價銷售的大多數瀘酒企業來說依然是巨大的挑戰。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瀘州日報)